第三十一章 一无所获的提问(2 / 4)

加入书签

nbsp;傍晚时分,又下起了雷雨,雷雨应声而下,眼看着渭河的水流越来越湍急,水位也越来越高。

    在桥边,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枯燥的。

    扶苏听说了高真的说服了叔孙通,让高能够与家仆们的孩子一起听课,并且住在了商颜山。

    本意上,是想要这个弟弟能够早早的自立,他的确很懂事,也做的很好。

    唯一的趣事是,王贲偶尔会带着一队美人,众人可以一边听着丝竹声,一边喝酒吃肉看着美人跳舞。

    扶苏记得,那天看着美人跳舞喝酒之时,老师张苍曾经说过,毛亨此人最喜美人与美酒。

    只是现在毛亨只能在商颜山吃饼教书,大概是看不到美人,也喝不到美酒。

    到了八月之后,就没见王贲再来看咸阳桥的工程了,可能是朝中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去办,听说此事与南方的有关。

    扶苏只能让田安打听到一些零碎的消息,并不知此事的全貌。

    当乐趣没了之后,人们都在厌倦这个漫长的夏季,期盼着这个漫长且酷热的夏天能够早点离开。

    而修桥工程又是一件极其需要耐心的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脚踏实地,一点点地造起来。

    扶苏想起了如今还在北方修筑长城的蒙恬,他多半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扶苏摇着手中的蒲扇,一个人坐在屋檐下,看着手中的书,听到桥面上传来木锤在木板上的敲打声,心中就踏实了。

    这说明民夫们都在努力地干活,甚至可以听锤子的声音是否密集,来确认他们今天是更勤快还是懈怠。

    民夫们的汗水打湿了刚敲平整的桥面,有人脚底踩到汗水打湿的木板,脚下一滑整个人往一侧摔去。

    一侧的桥面并未铺好,他整个人跌落下桥。

    扶苏听到惊呼声,目光离开手中的书,抬眼看去,见到一个人挂在桥下,距离水面很近,他腰上的粗麻绳救了他一命。

    接着就有接二连三的啬夫朝着桥上走去。

    那挂在桥下的人被一点点拉回了桥上,扶苏又收回了目光,继续看着手中的书。

    监禄脚步匆匆来报,“公子,人拉上来了,无碍。”

    扶苏吩咐道:“安全方面一定要严格。”

    “臣领命。”

    田安就在后方,给公子洗着芹菜,准备着今天的饭食,他低声道:“公子,章邯将军派人来说,山下的桑树长得很好,以后这些桑树都要种在河边,结出来的桑葚又黑又甜。”

    闻言,扶苏点头,换了一卷竹简,继续看着。

    当桥面上的敲打声停下了,民夫们终于结束了半天的劳作,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离开桥面。

    今天发生的一件险而又险的事成了民夫们的谈资。

    扶苏依旧看着手中的书,这卷书来自吕氏春秋,是从吕不韦的遗产中的那一座书库中带来的,其中多有诸子百家学说,此刻正在看的就是农学。

    在吕氏春秋中,对农事也有详尽的描写,任地与辨土篇记录了关于列国土地农作物的记录。

    其中就有记载,蜀地这个粮仓以及辽东的黑土地。

    扶苏一边看着,一边提起搁在一旁的毛笔,仔细记录着。

    秉着看什么书,就要做什么事的准备,扶苏在河边开辟了一片田地,种下了一种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