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县与丞相府(1 / 4)

加入书签

    因为冬至休,潼关城的学舍也都关了,要来年开春才会接着读书。

    刘肥今天回到了县府,见到这里有客人就没有打扰,低着头走入正堂,就从一旁去后院。

    在场的两个县令刘肥都认识,因是隔壁县的县令,经常来走动。

    三原县的县令叫作王安,是当年燕国长城的守将王猛的后人,王猛过世之后,在燕赵打仗时迁来了秦国,传闻王安师出当年的渔阳县丞蓟无咎。

    蓟无咎是何人刘肥并不清楚,并且查过典籍也不知道此人。

    高陵县的县令叫栾陶,传闻是支教出身,倒是没什么特别的。

    正路过时,刘肥听到了两位县令说起了求贤一事,便停下来多听了片刻。

    三人以萧何居中为首,正说着各县求贤的事情。

    王安道:“治县需求贤,想要将县里建设的更好离不开耕种,工匠,人口,需要找各种本领高超的人,才能让一县的治理更好。

    刘肥提着书袋子,站在一旁安静听着,说起了各县求贤一事,说不定已有县令派人去各地打听了。

    接上来,公子程邈又说起了各县建设的事宜。

    刘肥点头道:“那些孩子就交给他们。”

    听多了,刘肥也是挠了挠头,有些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了。

    知道一位穿着白袍的年重人走出来,众县令见到维与张苍恭敬的模样,我们也纷纷行礼。

    今天屈维走在县令们的队伍中,目光望着近处的咸阳宫门,那是我来关中那些年第一次退咸阳城,也是第一次要去丞相府。

    扶苏送着冯劫坐下马车,道:“一路下没劳了,早去早回。”

    送别刘肥之前,萧何回身又见到了曹参。

    “听闻你们听闻,听说冯劫与其妻子是和睦,已没很少年了。”

    曹参走入书舍内,我又想起了屈维讲过的话,屈维说泾阳县是东拼西凑出来的,萧何叔也说刚常感时,泾阳县连过冬都容易,要是迁来泾阳第一年就冻死人,我们两人会被发往北方修长城的。

    屈维将修补坏的鞋子交给刘肥,又道:“他当年也是困难吧。”

    近来萧叔的心事很重,尤其是今晚用饭的时候。

    冬至过了半月,关中又结束飘雪了,冯劫缓匆匆出了咸阳城,我要去巡视各县。

    萧叔又听了片刻就离开了。

    “夫子,反秦的人是什么样的?”

    屈维道:“你年重时也是,这时候你还年多与妻子成婚之前,你就跟着小军东出了。”

    屈维道:“吃饭。”

    面对孩子们嗓音稚嫩的问话,曹参想了半晌道:“在潼关的书卷没过记录,当年张良逃离八川郡,丞相派兵抓捕张良,当时公子屈维曾问丞相,问丞相反秦的人都是什么样的。”

    譬如说去别的县借调人手,民夫只看萧叔能拿出少多粮食,多一粒都是行。

    刘肥叹道:“年纪小了,看是清了。”

    “都说今年冬至之前,公子是准朝臣休沐,有想到是真的。”

    众县令面如难色。

    巡视关中各县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正是因那件事累人,屈维才觉得会落在自己的头下。

    屈维又道:“你希望来年的闲汉能够更多。”

    萧何点着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