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机械化·农庄模式(2 / 3)
sp; 只需要简单的改变一下制度,这就是机械化的农场耕作模式的雏形。
当然了,有优势就有缺点。
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农场模式,能够以最小的人数管理最多的土地。
可作为代价,这会导致产品单一、疫病频发、土壤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在神明能够化身天灾的这个时代……
在百地群山如今这种复杂的环境下……
一旦农场的运行出现了问题,之前压制的所有风险都会集中爆发的。
相较而言,更加稳定的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才应该是百地群山的主流耕种方式。
“这不正好和你推行的‘一村一产业’模式可以对得上啊!”
并不清楚农场模式的缺点,兮萝反而认为飞天寨的这种模式很好的契合了李伯阳的愿景。
挑选出专门的村庄进行农场模式,然后专门负责为百地群山的其它村子提供粮食。
这些进行了农场模式的村庄则通过出售粮食的方式,去换取其它村庄的产品,这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循环。
最起码在兮萝看来,这样的循环很完美。
“不,这种模式太超前了。”
“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才是现在百地群山该做的。”
然而面对兮萝的感慨,李伯阳却习惯性的解释了起来。
“我推行的‘一村一产业’,是建立在每个村子都能够自给自足的基础上的。”
“这个时代拥有着太多山民们无法抵御的灾害……”
“无论是神明还是天灾,祂们造成的灾祸都是毁灭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这种模式的村子被毁,会让整个百地群山都陷入缺粮的绝境。”
语气稍微停顿了一下,李伯阳又继续接着说道。
“除此之外,这种耕作方式虽然能够让村子收获大量的粮食。”
“可站在整个百地群山的角度来看,却是以整体粮食总量的下降换来的。”
“只有精耕细作才能够真正提高粮食的亩产,才能够维系人类、精怪和神明之间的微妙平衡。”
“如今的山民人口虽然大幅度增长,却还远远没有达到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增产粮食的地步。”
遥望着远方的飞天寨,李伯阳笃然的说道。
“这种机械化的农庄模式并不适合百地群山。”
“它只有在地广人稀、人类一家独大,并且不惧天灾和神明威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大规模推广开来。”
“你说对吗?巫真!”
话音未落,一个熟悉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了李伯阳和兮萝的视野中。
“你说的对,就算是在常羊山,这样的耕作模式也是在最近几百年才真正推行开来的。”
依旧保持着自己一贯的高冷,巫真盯着李伯阳说道。
“毕竟在大夏,很少有大巫会像你一样去研究高产的良种。”
“缺少高产的良种,这种耕种模式只是在浪费土地肥力,根本做不到养活一个方国的人口。”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