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弧光联盟与新电影(2 / 5)
“弧光.联盟?”
“对,这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创作共同体,目的是帮助像你这样的青年导演成长。”
韩佳女接过话题,她的声音温和但有力:“我们计划建立一个跨机构、跨工种的创作平台,涵盖导演、编剧、摄影、美术等全产业链人才。”
“就像.一个导演合作社?”王伟试探性地问道。
“比合作社更专业。”江野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份PPT,“联盟会有系统的培养机制。”
“比如新人导演可以先跟组学习,再独立执导。我们会提供类型片专家指导,共享美术、后期等资源库。”
他翻到一页标着新人培养路径的图表:“比如你擅长悬疑题材,可以先参与《心理罪》的B组拍摄,熟悉工业化流程后,再独立执导自己的项目。”
王伟的眼睛亮了起来,但随即又黯淡下去:“可是.我只拍过几个短片”
“所以我们才需要联盟。”
韩佳女微笑着递给他一份文件,“这是我们的陪伴式成长计划。你看这里,新人导演前三个项目,联盟会配资深监制全程指导。”
江野补充道:“为了给联盟提供资金支持,我们还成立了一家影视公司,叫寒江文化!”
他指了指文件上的股权分配条款,“联盟成员可以按项目贡献获得公司分成。”
白鹭在一旁听的云里雾里,于是悄悄端来一碟刚烤好的栗子吃,甜香在微凉的空气中格外诱人。
“其实,”江野突然换了个话题,“我看过你的短片《樱为爱情》。那个长镜头调度,很有想法。”
王伟惊讶地抬头:“您您看过?”
“不仅看过,”韩佳女从文件堆里抽出一张评分表,“联盟创作委员会给了8.2分,在新人中排名前三。”
江野向前倾身,目光灼灼:“王导,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不是已经成熟的导演,而是有独特视角的新鲜血液。联盟提供工业化的制作支持,你们负责打破常规。”
他指向文件最后一页的联盟宣言,那里用加粗字体写着:“友谊不是相互取暖,而是相互成就伟大的工业。”
“下周我们会在FIRST青年影展做宣讲,”韩佳女说,“希望到时候能看到你的入盟申请。”
王伟走的时候人都有些飘,激动的……
这件事情,江野已经操作了将近一个月。
“弧光联盟”就是他最近一直在运作的项目。
这个联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公司,而是一个跨机构、跨工种的非营利性创作平台,成员涵盖导演、编剧、摄影、美术、制片人等全产业链人才。
有点类似于坏猴子影业的“72变电影计划”。
不搞资本主导的层级架构,而是以“创作者抱团”为核心,把散落在行业里的“技术派”“细节控”聚到一起。
你擅长悬疑剧的镜头调度,我精通古装剧的服化道考据,他能把小众题材写出大众共鸣,大家共享资源、共审剧本、共担风险,像拼积木一样把各自的优势凑成完整的创作链条。
它的好处远不止资源整合,更像一个藏在行业里的新人孵化器。
新人导演最缺的不是才华,是试错的机会。
刚毕业的学生拿着剧本找不到资方,想拍个悬疑短片连灯光设备都借不到,这些在联盟里都能被接住。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