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不懂寻底,先辈遗宝(2 / 3)
,下雹子。缺啥来啥!”
想到这里。王不懂兴冲冲的向放箩筐的地方跑去,他要让靠山屯的人也下来看看“稀奇海儿”,顺道把这位“抗战前辈”留下来的东西找到。
“扑棱棱”的一声,王不懂手里最后的一支鸽子飞了出去。朝着“亮堂堂”的洞口飞了出去。它早就在那个“小笼子里”待烦了,一见有自由的机会,当然是“心向天空”了…
……………
“二蛋,快看,是鸽子!第三只鸽子飞出来了!!”
“行了二牛,俺又是眼睛瞎了…哥几个,赶紧使劲的拉,让小二赶紧出来…”
“好!一二…”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再加上王不懂这人,在屯子里的名声大,人缘好。所以大家伙全都使出全身的力气,不到一根烟的功夫,就把王不懂从洞口拉了出来。
王老黑和李老根老哥俩,一看王不懂出来了,全都跑到了他的跟前,左摸摸右看看,好好的检查了一下他的身体,直到发现他安然无恙后,才放心的出了一口气。
李老根拍了拍王小二的肩膀,然后递给他一根烟。因为有别的工作,所以又跑到别的地方忙去了。
王老黑没有走,先是问了几句,然后又递给他一张纸,说是孔永安他俩临走的时候给他的。
王不懂叼着烟,接过了那张纸,随手揣进兜里,然后告诉那些看热闹的人,先别处理那个洞口后,这才拉着王老黑走到一个僻静的地方。
看了看没有别人,这才拿出了“傻瓜蛋子“留下的那封信,递到了王老黑的面前。
王老黑认识的字并不多,只是认出了信里面“黄金、胡子”几个字。便询问王不懂这信是哪里来的。
王不懂把他在地穴里的发现,“傻瓜蛋子“公海信上的内容全都讲了一遍。说的王老黑瞬间没了声音!
也不怪王老黑震惊,只因为他作为一名靠山屯的“土着”,对于发生在“自家大门口”的事,竟然不知道。而且让他更加吃惊的是,屯子里其他的人也不知道这么大的事?
不过吃惊的过后,王老黑高兴的就像600多个月大的孩子,兴奋的直蹦!因为他知道,自己屯子里的人,真的是有救了!
谁能在这个还未“开化”的时候,挖地堡啊?而且还要在两个月内,挖一个能够容纳全屯子所有的男女老少的地堡。会不会成功,他不知道。不过他却知道,这工程量巨大!就是真的挖开了,估计也得让全屯子的壮劳力,扒一层皮!
这下好了!不但有现成的地堡,竟然还有武器弹药,甚至还有财宝。这岂不是“因祸得福”?
嗯,首功是二蛋和大牛,一等功是他家小二!就这么定了,他王老黑说的!
王不懂趁着王老黑高兴的时候,拿出保安团的那张纸,快速的扫了一眼后,又揣进兜里,走向了王老黑。至于保安团的事,不算大。而且估计这会儿,孔永安他们已经出发去府城了。
王不懂叔侄俩,齐齐蹲在一棵大松下,边抽烟边唠这件事。
按王不懂的想法,打算先把闲杂人等“清场”,然后他亲自带队下去。一是找到那些藏起来的遗宝,二是好好的规划一下这个“古墓”怎么利用。
可王老黑不同意他的想法,他认为先要对屯子里的人隐瞒这件事,因为按照王不懂的计划,退守到地堡是突破小鬼子围剿的最后一件事!
既然这是留的“最后一手”,那就不能让屯子里的人认为有后路。那么真的要和小鬼子对上,就不能做到“破釜沉舟”的战斗了!
但是,对于“傻瓜蛋子“公海留下来的东西,王老黑觉得应该早点找到。时间可是不等人的!早一点有武器,那屯子里的人也能早点熟悉和训练!
而对于地堡,则是派人暗地整理。并根据王不懂所制定的“地道战”,进行改造!
王不懂听完王老黑的分析,不断的点着头,表示完全同意王老黑的做法。还拍马屁的表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正确性!
王老黑也不说话,一根烟抽完,站起来就走,临走时,他还告诉王不懂,早去早回。别耽误屯子里的大事就行。再一个,到哪都的谨慎点,有道是“小心使得万年船”。别以为自己有功夫,手上有手枪,就敢不知好歹的到处乱窜。
王不懂一听,连忙不迭声的答应早点回来。然后又想了想,让一直待在不远处,等着吩咐的徒弟赵三娃,去把李柱子和二蛋叫来。至于大牛、二牛哥俩,他并没有打算让他俩知道。
一是,大牛刚刚受了伤,王不懂不打算把“启宝”这件事交给他。二是,二牛这个家伙,是一个“大嘴巴”!心里根本就装不下一件事。一件事,只要是他上午知道的,那么,时间用不到吃中午饭,全靠山屯就都知道这件事了…
王不懂给他俩散了根烟,告诉二蛋和李柱子,他有急事要去府城,还告诉他俩“地洞”是个什么东西,还把那些藏起来宝藏的事,告诉他俩。
最后,王不懂的意思,是让他俩带上几个嘴严的弟兄,去找王老黑。然后把东西找到后,也听从王老黑的吩咐。
二蛋和李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