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老方,我那些设备都用哪了?(3 / 4)
p>“是。”
接下来的日子,黄河法务团队与皮特森的技术团队紧密协作,使用了专利池战略和‘核心专利+外围专利’的构建方式(类似于5g、6g专利注册方式),全球跑专利注册。
而实验室已经开始把‘黄河-2’的设计提上了日程,至于说批量生产,何雨柱没安排,再加上专利的问题,就暂时搁置了。
时间到了12月底,一次影响历史的会议闭幕,何雨柱那份关于在“宝安”进行综合性开发的庞大投资计划,终于有了具体消息。
何雨柱接到电话已经到了1979年的元旦,电话是梁行长亲自打来的,声音带着难掩的振奋:“何先生,好消息!你那份关于宝安县综合开发的方案,上面高度重视!虽然具体细节,比如土地政策、合资比例、管理模式等等,还需要进一步磋商,但大方向已经明确——欢迎黄河集团这样有实力、有诚意的伙伴参与国内的建设!粤省很快会成立专门的对接小组,邀请你方派代表团过去进行实质性谈判!”
饶是何雨柱一向沉稳,此刻也不禁握紧了话筒:“梁行长,多谢。开年就得到这么好的消息,我这一年一定很顺!”
“哈哈哈哈,一定顺,一定顺!”梁行长笑道。
“我们可以去多少人”
“人数倒是没限制,可何生你总不能带几百人过去吧。”
“那倒不至于不过几十个总还是要的,该跑的地方我们都会去看看,总需要一些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不是。”
“那是肯定了,不过你们这么多人过关是个问题。”
“总会有办法的。”
“那是自然,以何生的手段,应该都是小事,小事!”梁行长很高兴,因为真要谈成了,他这边后面几年都会好过很多。
挂了电话,何雨柱就让小满通知到了所有人,让他们把人员都准备好,随时准备出发。
进入1979何雨柱的心头还有一件事压着,猴子就要搞事情了,可他现没办法说,更不能问那边现在驻扎的是哪支部队。
想来想去何雨柱想了一个办法,他给老方去了一封电报。
“急事,速回电!何!”
这电报一发出去,可把老方吓够呛,何雨柱每次说急事,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事,而且事情都很大。
没一会电话就打来了
“铃铃铃”
“喂!”
“柱子,是我!”
“方叔,您这是守着电话呢”
“去去去,你一封电报害得我这老胳膊老腿一通跑。”
“哈哈哈哈,正好锻炼身体里。”
“你小子讨打不是。”
“靠您手下的四大金刚他们不行啊!”
“哼,你到底有什么急事,我怎么听着你不急呢倒是把我急够呛!”
“是这样的,我想问问我上次留在冀东的那批汽车和飞机是谁在用。”
“你问这个干嘛”
“我那些可都是好东西,值不少钱呢,我问问怎么用的都不行”
“这,你不会是想要回去吧”老方试探道。
“我是那么小气的人么”何雨柱没好气道。
“以前不是,谁知道现在是不是,都说生意人生意做得越大越会精打细算。”
“那您就先把七五年的账先结了,也不多,两亿港纸,等结清了我再跟你们算算七六年的那笔账。”
“多少,两亿,你说的不会是五零年的货币吧家里没钱,再说了,我记得当初说要给你的,你自己不要的。”
“怎么没钱就可以不还那北极熊的钱是不是也不还”何雨柱揶揄道。
“你小子来真的”
“不逗您老人家了,我就是想问问我那批设备的去向,要知道里面可是有支奴干啊,如果都给我浪费了,那我真的会收钱的。”
“咳咳咳,我给你去问问。”老方觉得还真有可能,说不定就被弄哪去拆了呢,然后能不能装上那就看运气吧。
第二天,老方的电话再次打了过来,声音带着点无奈:“柱子,问清楚了。你那些车,大部分都配给工程和铁道兵了,分散在几个重要的基建项目上,听说确实派上了大用场,开山铺路效率高了不少,战士们省了不少力气。这个安排,也算物尽其用吧。”
何雨柱听完不置可否,虽然这结果在他预料之中,他言不由衷道:“能用上就好,总比放着生锈强。那飞机呢尤其是那两架支奴干。”
老方那边的语气明显滞涩了一下,似乎有点难以启齿:“那两架架大飞机…唉,被几个研究所当成宝贝疙瘩要走了。想法是好的,想研究透了,自己也能造。可…可咱们当时的技术底子你也知道,图纸都没有,关键设备更不懂,拆是拆开了,研究也研究了,可,可装不回去了。现在,现在成了几大块‘教学标本’,放在几个相关院校和研究所里当教具了。”
何雨柱差点没把电话扔了,那可都是利器,被大卸八块不说,现在还装不起来了,只能当教具,这算什么事啊。
“柱子,柱子”
“.知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