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东风起(3 / 4)
我这车怎么样”
“好,我虽然没坐过那个车,不过你这车肯定比外国货好。”
“哈哈哈哈,改天让你坐一坐,比较比较。”何雨柱道。
“真的可以”
“自然,香江还是有不少的。”
“麻烦不”
“租一辆就是了,不麻烦。”
随着闲聊,车队平稳地驶向维多利亚港畔的美心大酒店。
步入那富丽堂皇、充满异域风情的大堂,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穿着考究的服务生穿梭其中,一切都让习惯了简朴的内地干部感到新奇与震撼。
“我们在这里吃饭会不会太破费了”张处长道。
“这酒店也是黄河的。”
“何先生的生意做得真大啊!”
“还好,还好!”何雨柱谦虚道。
何雨柱预定的是最好的海景包间,在酒店的最顶层。
当电梯平稳上升,透过玻璃幕墙俯瞰逐渐缩小的街景和壮阔的维多利亚港时,几位考察团成员下意识地抓紧了扶手,又强自镇定。
包间里的餐桌上精致的粤式菜肴、穿着燕尾服的侍者、悠扬的现场钢琴演奏,每一处细节都无声地诉说着巨大的物质差异。
一路上何雨柱已经习惯了赞叹声,都是微笑以对。
席间,何雨柱只谈风土人情,介绍香江的发展,对即将展开的合作只字不提,态度谦逊有礼,热情周到却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他频频举杯,感谢考察团不辞辛劳而来,言语间充满了对内地发展的关切与身为华商的赤子之情。
“何先生太客气了,我们这次来,是带着诚意和学习的态度。”张处长代表大家回应,喝得三分醉的他努力保持着沉稳。
“张处长言重了,合作是双向的,贵方有需要,黄河有资源,找到契合点才是关键。”
“那我们明天就开始考察和商谈具体的事项”
“具体的事情不着急谈,各位先好好休息,也感受一下香江的氛围。”何雨柱微笑着,将话题轻轻带过。
“这不好吧”
“各位总要了解的透彻一些吧,了解香江的文化和商业氛围也是合作需要的,各位说对吧”
所有人都看向张处长,等着他决断,不过那眼神里面全是期待。
“那,好吧,会不会太麻烦何先生”
“我在这里先告个罪,接下来的几天我可能没有时间,我会让集团的许大茂副总裁陪同各位,他熟悉香江,也了解内地的情况,会带大家四处看看,放松一下。”
“这样啊,了解内地的好,了解内地的好。”张处长附和道。
一顿饭何雨柱把人都喝倒了,让人把考察团送回去后,何雨柱找了一趟许大茂安排了一下他的任务。
“哥,你放心吧,这事我在行!”
“你可别吹牛,这活你都十几年没干了吧”
“嘿嘿,没问题,出来以后才知道,以前那些都是毛毛雨了,哥们就让他们见识下香江,见识下咱黄河的实力。”
“行了,知道你厉害了,事情办好了,以后联系估计也要靠你了。”
“回内地么”
“对。”
“十几年了啊,还真有点想了。”
“别感慨了,让你陪考察团,你可少喝酒,你那酒量喝多了再说点什么。”
“你就放心吧,再说了,不是还有老白的人跟着么!”
接下来的三天,许大茂成了考察团的“导游”。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长袖善舞、察言观色的特长。
他没有带考察团去那些纸醉金迷的场所,而是精心安排:
首先,他带参考察团参观了黄河集团旗下管理规范、干净整洁的公共屋邨,看看普通香江市民的居住环境;走进人声鼎沸、商品琳琅满目的黄河连锁超市(便利店升级版),感受市场的活跃;
接着,安排他们乘坐舒适快捷的天星小轮横渡维多利亚港;参观了将军澳繁忙而有序的深水码头,见识现代化物流的运作;
然后,又带他们远远参观了将军澳工业园区的宏大轮廓,介绍了黄河在汽车、钢铁等领域的布局(核心技术区域自然无法进入);
最后,还安排了一场经典粤剧表演,让考察团领略岭南传统文化;也去太平山顶俯瞰全港,感受这座国际都市的脉搏。
许大茂言语间充满了对祖国的亲近感,时不时流露出“咱们内地如何如何”直接拉近了距离,也让许大茂了解了国内现在的大概情况,接下来那更是手拿把掐了。
当然了,期间也没少有人打听合作的事情,许大茂全都巧妙的转移了话题,只让那些人感受黄河的实力。
“许总,你们黄河真是家大业大啊。”一次在茶餐厅吃下午茶时,考察团里一位负责技术的李工不经意道。
许大茂熟练地夹起一个虾饺,笑道:“李工过奖了,家业再大,可根也在那边(许大茂指指北方)。”
“那是那是。”
“何先生没说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谈正事”张处长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