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狮城基石(3 / 4)

加入书签

的窟窿不仅能填平,还能大赚一笔!而且这是长期稳定的需求!”

顾元亨也摩拳擦掌:“军用版的‘勇士’要求更高,正好检验我们改进后的生产线!特种钢那边老咸你又要忙疯了。”

何雨柱只是平静地翻阅着合同条款,脸上并无多少喜色。

他将合同递给一旁的小满:“令仪,按常规流程处理,平常心对待。另外,质量把控要严,利润嘛,该赚的赚,没有钱就换成原材料好了。”

小满接过合同点点头:“明白,对我们来说,这确实是锦上添,不是雪中送炭。”

何雨柱“嗯”了一声。

顾元亨和咸兴尧对视一眼,从老板的反应里,他们再次感受到了那种超然。

老板可能从来图的都不是什么订单和什么利润,他真的就只是为了“尽人事”。

下午何雨柱办公室的电话响起。

何雨柱接起电话,对面传来老娘陈兰香的声音。

“柱子,你爹说晚上炖了汤,让你一定回家吃饭。孩子们…也都等着你呢。”

“好,我处理完手头这点事就和小满一起回去。”何雨柱应道。

不过老娘的电话还没挂断,而是接着道:“家里都知道了。”

何雨柱疑惑道:“娘,都知道什么了你这话怎么还说一半。”

“你给家里捐东西的事,做得好。”

“嗨,娘你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什么事呢,这么神秘。”

“你以为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瞒着我们”

“没有,没有。”何雨柱忙道。

“算了不问了,你记得回来吃饭,你都半个多月没回来了,孩子们也想你了。”

“知道了,娘。”

晚上何雨柱进入别墅时,熟悉的饭菜香混合着炖汤的醇厚气息扑面而来。

餐厅里灯火通明,巨大的圆桌边坐得满满当当。

何大清正端着热气腾腾的汤盆从厨房出来,陈兰香在摆筷子,老太太笑眯眯地坐在主位。

几个小的没像往常一样在客厅打闹,都规规矩矩坐在桌边。

“爸爸!”何凝雪第一个跳起来,像个小炮弹似的冲过来,一把抱住何雨柱的腿,仰着小脸,眼睛亮得惊人,“爸爸,你是不是把粮食都送去救人了救了好多人!”

何雨柱弯腰抱起女儿,揉了揉她细软的头发:“嗯。”

何耀祖和何耀宗也走了过来,哥俩齐声道:“我们以后也要像爸爸一样。”

“好,好,那你们要快点长大才行,开饭了。”

“好。”

“柱子你们先去洗手,然后吃饭!”陈兰香道。

何大清把汤盆往桌上一放招呼道:“柱子你快点,汤凉了就不好喝了!”

“知道了,爹,娘!”何雨柱笑着道。

不一会饭桌上热闹起来。

何凝雪叽叽喳喳,缠着何雨柱问送了什么东西。

何耀祖和何耀宗则是问一些细节,比如车怎么在水里开开了之类的,何雨柱在一旁纠正孩子们的想法,水里跑的是救生艇可不是车。

饭后,何雨柱坐在客厅沙发里,难得地没有立刻去书房。

何凝雪挨着他,翻着她那个宝贝画本,指着第一页上那张从财经版剪下来的、九龙城码头装船的照片,小嘴叭叭地说着学校里老师怎么夸“像何先生这样有担当的企业家”。

何耀祖和何耀宗也没有出去活动,而是坐在一旁。

小满端了杯热茶过来,轻轻放在何雨柱手边。

她挨着何雨柱坐下,没说话,只是顺着他的目光,看着客厅里各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三个孩子。

何雨柱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视线。

他第一次感觉到孩子们把他当成了榜样。

晚上,书房内,何雨柱摊开一份新加坡地图,目光锐利地扫过裕廊工业区的位置。

小满将一杯温热的参茶放在他手边,轻声道:“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的正式批文到了,比预想的还要快。裕廊东那块地,120英亩,七通一平,50年使用权,象征性租金。”

何雨柱点点头,指尖在地图上那块区域点了点:“效率果然名不虚传。‘以商引技、以技促商’的国策,我们正好能成为他想要的‘锚定项目’。”他拿起批文,上面鲜红的印章和优惠条款清晰可见——税收减免、设备进口免税、外籍技术人员配额宽松,几乎扫清了所有政策障碍。

“艾伦那边挖来的核心团队,第一批七人,连同家属,签证已经办妥,下周就能抵达。”小满翻动着文件夹,“领头的皮特森博士,对新加坡的环境非常满意,尤其是政府的高效和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态度。”

“很好。”何雨柱合上地图,站起身,“通知陈胜还有集团的法务、基建负责人,明天一早飞新加坡。这次,我们亲自去奠基。”

“这么快”小满有些意外,“基建方案还没最终定稿。”

“同步进行。”何雨柱语气不容置疑,“土地划界、地质勘探、临时水电接入,这些基础工作立刻就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