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脚印(1 / 2)

加入书签

田野支着一个个小小,四面可看天的遮阳棚,里面堆着水壶帽子啥的。

真累得不行,人们就回棚里休息,或者原地接着麦穗遮阳。

乐乐摇着蒲扇,一个个扇风,小脸蛋热得红扑扑的。

“外婆。”

“爸爸妈妈!”

周娟拧开壶,仰着脖颈“咕噜咕噜”

就是半壶落肚,总算缓解渴意。

她擦擦嘴,打算再休息一阵。

隔壁田里劳作的人们瞧着周娟,不禁调侃:“娟妹子,你家珍珠呢?割小麦都不来帮忙,偷懒吗?”

“嗨。”

不用周娟说,隔壁自然有人答:“珍珠,珍珠不是县里挣钱吗!

你是不知道,珍珠四月就推着车,车里摆着炸洋芋,腌制酸萝卜,芋饼。”

“周围围满人,个个举着钞票说买。”

“周娟,你家达了?”

周娟瘪瘪嘴:“小本生意,小本生意,天天天没亮推着小摊车出门挣苦力钱,早让她不要干,偏偏不肯听。”

“真假?”

“肯定是真的,骗你干嘛?”

周娟嘴里滔滔不绝个不停,李明珠跟刘高互相瞅一眼,沉默不言。

做生意的确辛苦,可挣不到钱肯定是假的,毕竟谁做赔本买卖?

做生意辛苦的点在于家人日日天不亮得削洋芋,切洋芋,再炸洋芋,切萝卜条,腌制萝卜,整个人都是洋芋酸萝卜的味。

洋芋最初确实有新鲜感,而有些人瞧着生意不错就模仿,虽然味道比不上,可是价格便宜,很快一家两家三家……炸洋芋摊贩若雨后春笋冒出,最初那种围满三圈的情况不再。

李珍珠急得嘴巴冒泡。

思考几天,明白生意需要创新。

于是,李珍珠增添了腌萝卜。

家家户户都腌制酸萝卜,可是味道方面不一,而李珍珠腌制的酸菜和酸萝卜非常合口味。

六月漫山遍野的杏成熟,山林的杏属于国有,而新政策一出家家户户有三四亩。

李珍珠回家就搞不同口味杏脯,瞧着家里杏不够特意朝村民收购。

目前,生意算不错。

不错到啥地步呢?

李珍珠昨夜提议割麦几天,直接被周娟无情拒绝。

“行啦,家里就那点田,我跟你姐姐姐夫就能搞定,家里生意不能断。”

此刻,再听周娟“小本生意”

一词他们有些晃神,周围村民瘪嘴。

家里糖肉不缺,常有新衣裳,要说完全亏钱,鬼信?

有的眼珠一转另辟蹊径问乐乐:“乐乐,你家里生意好吗?”

乐乐懵逼摸摸脑袋,葡萄眼睛咕噜转一圈:“六婆,你真想知道吗,给我一颗糖我就说。”

“……你怎么要东西呢?”

“咋不能要?”

周围乐呵呵,明白小丫头机灵,刚刚开口的暗暗骂两声。

周娟摸摸自家外孙女圆溜溜的后脑勺,明显高兴得不行。

“外婆,一直摸脑袋会变矮冬瓜的!”

“谁说的?”

“舅舅说的。”

“不怕不怕,咱家乐乐天天喝羊奶,肯定能长高。”

周娟眼睛弯成一条缝。

刚刚被怼的老婆婆朝天翻白眼:“小女娃天天喝羊奶,以后高高壮壮的没人要!”

乐乐长长睫羽扇一扇,扑闪扑闪若蝴蝶,稚嫩童音显得天真有趣:“不会啊,只有你家懒蠢丑笨的孙子没人要,乐乐长大一定像舅舅。”

“舅舅说我想咋样就咋样,一直待家里都没问题,反正他不缺钱。”

“你——”

老婆婆瞪圆眼睛,听不得别人说自己孙子一点错。

而四周村民瞧着小小年纪伶牙俐齿的乐乐,想法不一。

有人暗暗想着周娟家外孙女教得不错。

而另一些想着乐乐嘴里的舅舅——李毓。

上次新年一面,现在倒是不知情况怎样?

休息半晌,村民再度忙忙碌碌割麦,收获一整年丰收的喜悦。

今年风调雨顺,挂浆期一直不曾下暴雨,只要用心干,田里收成自然不差。

夜里,李珍珠搭车回家,家人团团围着桌吃饭,商量着开店铺的事。

“天天跑前跑后浪费钱,乘车支出不小。”

“开店?”

“嗯嗯,我仔细算盘算租金,其实买更划算。

铺面临街,两门……”

“而且有铺面搞冰箱,咱家鱼丸的事也能提上日程,顺道再卖点冷饮,现在天热冷饮赚钱……”

周娟禁不住思考。

开店算是一件大事,目前摊里情况不错,真要花那个钱?

各人自有思量,乐乐嚼着奶糖的味道弥漫开。

夏日蝉鸣声声,院落有些窸窸窣窣的声音,房屋敞开增添点凉意风……

“汪汪汪。”

院里声音乍响

周娟瞳孔骤然一缩,手里举着棍“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