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 女儿国 6(3 / 3)
何,彭嫣然这姑娘不错。
教授既然把视线放在了棚户区,那么,他就应该警惕起来。
他们能预想棚户区的发展,教授也可以。
要以防教授用卑鄙手段控制棚户区。
送走了同事和郑科长,彭嫣然也洗了个澡。
夏天的燥热,她不爱在家里吃正餐,换身衣服出去转一转。棚户区的晚上相对安定一些。
就像是共识一样,白天再如何闹,如何凶,晚上总该休息的。
而且夏天太热,太早睡不着,都会在外面风凉风凉。
彭老太利用她的女人王国,间接控制了这里的饮食,起居,出行,也有了简单的规则。
早不偷,晚不抢,中午不耍流氓,所有纷争必须在外面解决,不能入户行凶。
这明显没有多少约束力的条文,在彭老太的强力管控下,也慢慢有了雏形。
毕竟,都是为了生存,即便住的是狗窝,也希望有片刻的安定。
此时,棚户区的夜生活开始了。
几条歪歪扭扭的路上,总共有几个不多的摊位。
大锅大火,不是很好的油散发着有些怪怪的味道,却引着周围的孩子们流出口水,在旁边盯着,站着,等着好心的厨师随手露出点菜叶,他们就能温饱。
彭嫣然晚上喜欢在这里溜达。
在这里她感到了很放松,这里很多东西在上海滩都是上不了台面的。
劣质的油,干瘪的葱,粗粒的盐,干枯的蔬菜。
这里很多人在外面稀疏的路灯
这里没有电灯,没人管,也没有钱交电费,煤油也很贵,也用不起。
很多人家连开水都是奢侈品。
贫贱的生活让他们低贱,出门都是面有菜色,低人一等,没有正经营生,只能艰难度日。
这里是整个上海滩最黑暗最混乱最潦倒的伤疤。
有历史原因,有地理原因,当然,还有日本人的原因。
这里曾经经历了九日焚烧最严重的区域。
彭嫣然就是在这样的区域里降生。她不是彭老太的子孙。
她在穷困里出生,在泥泞中长大。甚至于她能被彭老太看中,也是她那姣好的面容和那双璀璨的眼睛。
起初,是准备往桂花香那边培养的,但孩子争气,学习很好,破格被女子学院录取,成了老师。
彭老太会在棚户区选一部分女童学习,但是出头的不多。
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意识到学习能改变命运。
彭嫣然抓住了,改变了命运。
她可以用学识,而不是身体来生存。
她母亲死于劳累,弟弟被人领养,她自己也因此被彭老太引入了大院,专门培养。
以伺候男人出名的女儿国,出了个老师。这是个足够长脸的事儿。
就像小山村出了个女大学生一样,大家都跟着涨脸。
大家都喜欢彭嫣然。都舍得把一天最少的笑脸给她。
她是女儿国的公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