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西方菩萨道,金灵应对(2 / 3)

加入书签

」,广度群机,故称「善慧」。

法云地(十地菩萨):菩萨的智慧如大云一般,能够遍覆法界,具足自在。此时菩萨已经具备了佛的智慧和功德,能够以广大的智慧和慈悲来普度众生,如同大云覆盖大地,滋润万物。修行的重点在于圆满一切功德,准备进入佛位。菩萨在法云地继续修行,以圆满自己的智慧和功德,为最终成就佛果做准备,即慧度。

等觉位:又名金刚喻定,菩萨修行至此,即将成佛,智慧、功德与佛相等,唯独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

妙觉位:这是菩萨修行的最高果位,即佛位。此时,菩萨断尽最后一分无明,圆满菩提,成就佛果,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

此刻灵山,诸佛菩萨齐至,极乐世界顿时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燃灯声如洪钟,震得菩提树叶簌簌作响:\"今有道门大兴,其势来势汹汹。我西方教亦当有所应对,不可坐以待毙。''

话音方落,药师琉璃光王菩萨已踏莲而出,净琉璃壶口垂落的甘露突然凝结成三十二颗光珠,每颗光珠中都映照着人间疾苦相。

其双手合十,金身泛起慈悲之光:“我观南阎浮提众生,受生老病死之苦,身形多诸痛恼,心识常被贪嗔痴缚。愿携十二药叉大将转世,以琉璃甘露遍洒人间,疗愈身心疾苦,为佛门种下慈悲善缘。”

其声如清泉沁脾,字字蕴含救苦宏愿。

地藏菩萨紧随其后,九环锡杖重重顿地,刹那间灵山地面浮现出十八层地狱的虚影,刀山火海之上,无数孤魂仰头悲号。

其袈裟上的地藏本愿经文字金光大作,朗声道:“今道门气运东渐,地狱众生更受邪祟侵扰,弟子愿转世入人间,劝人向善,普度众生”

锡杖金环齐鸣,竟隐隐透出鬼泣神嚎之声,却又被慈悲佛韵压制,化作清凉梵唱。

且说三霄自入西方教,便在灵山潜修,不问教中诸事。

一日,云霄忽感元神震动,收到本尊传讯自,言琼霄、碧霄修为尚浅,需借西方大兴之机转世磨劫,方能更进一步。

云霄看向两位妹妹,叹道:“我等虽修佛法,却难舍心中执念,唯有转世重修,方能破此桎梏。今观此大兴之势,非人力可逆。我欲带两位妹妹转世人间,借佛门修持圆满境界,待龙华会上共证菩提。””

琼霄面露忧色:“佛道双修,怕是要惹来非议。”

云霄摇头:“道在自心,何分佛道?我等以玄门之基修佛门妙法,正是圆融之道。”

碧霄眼神锐利:“大姐说的是!转世便转世,凭我等神通,还怕修不出个正果?”

恰逢药师、地藏请命转世之声未落,云霄携两位妹妹踏前一步,周身金色佛光与玄门紫气交织,向燃灯合十道:\"我等三人愿入轮回,于南瞻部洲度化众生,助西方教大兴前缘。\"

燃灯闻得众人请命之声,眉间白毫骤然爆发出万丈光芒,如一轮烈日悬于灵山之巅,将药师、地藏、云霄等五人的法相照得纤毫毕现。

“善哉!”

燃灯抚掌赞叹,声如洪钟震得须弥山巅积雪簌簌而落,

“三百年后,世尊降世之时,正是千佛云集、龙华初会之期。也是我等再次相聚之时”

言罢,屈指轻弹,五朵金莲自莲台飞出,花瓣上流转着“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

“此‘佛缘金莲’可镇住轮回业力,保你等转世后灵台清明,不忘大乘根本智。”

——————

东海金鳌岛碧游宫内,紫气氤氲如海,将整座宫殿笼罩在一片朦胧道韵之中。

殿外九重云霞流转,时而化作龙形,时而凝为凤影,正是圣人道场独有的气象。

金灵端坐云床之上,头顶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庆云翻滚如浪涛澎湃,显化出周天星斗运转之象。

那星辰明灭间,隐约可见三百六十五颗主星按照特定轨迹运行,更有四万八千辅星环绕其间,俨然是一方完整的小周天。

殿内三十六盏金灯无风自动,灯芯燃烧的并非凡火,而是采集太阳真火与太阴真水熔炼而成的先天道火。

火光映照在金灵玉容上,将她眉间那点朱砂映得愈发鲜艳,宛如一轮初升的红日。

\"轰隆——\"

金灵凤目微睁,眸中似有星河倒转,玉指轻点虚空,顿时在身前划出一道玄奥轨迹。

只见两道金光破空而来,在殿前化作人形。

左边一人头戴上清莲花冠,冠上九朵金莲含苞待放,手持白玉拂尘,尘丝根根晶莹剔透,正是久未露面的毗芦仙;

右边一人腰悬鎏金宝箍,那宝箍上铭刻着密密麻麻的先天道纹,眉宇间锋芒毕露,周身剑气隐现,乃是金箍仙马遂。

\"拜见掌教。\"

二人跪伏殿前行礼,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激起阵阵道音回响。

金灵广袖轻拂,一股柔和力道将二人托起,示意他们不必多礼。

其目光如水,在二人身上流转片刻,已然看透他们修为深浅:\"闭关五百载,可有所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