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置换土地(1 / 2)

加入书签

二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策略。

他深知欲则不达的道理,尤其是在江晚柠明显对他还只是朋友之情的情况下。

他不想因为自己的频繁出现和过度热情,给江晚柠带来压力,甚至引起她的反感和戒备。

他的目的是弥补和守护,是希望能以一种让她感到舒适的方式重新融入他们的生活,而不是因为自己的出现,反而给他们母子三人造成困扰。

看着裴时晏的车子消失在村路尽头,江晚柠心里莫名地闪过一丝空落落的感觉,但很快就被回家的踏实感和即将开展新项目的兴奋所取代。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江晚柠便马不停蹄地找到了村长江大海,商谈承包山地种植药材的事情。

“承包山地?种草药?”

江大海一听,眼睛顿时亮了,拍着大腿连连叫好,“晚柠啊,这是大好事啊!

我举双手赞成!

咱们村别的没有,就是山地多!

能把闲置的山地利用起来,还能给村里创造收益,解决就业,这是利村利民的大好事!

你说,看上哪块地了?”

江晚柠早就考察好了,她拿出一张粗略的地图,指着自家农场果林旁边那片相连的缓坡山地:“江叔,我看中的就是这块,跟我家现在的果林挨着,管理起来也方便。”

江大海凑过去看了看,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这块地啊……位置是不错。

但是晚柠,有个问题,这块地总面积确实有百多亩,但是其中有五十多亩地都有主的地。

你要是想承包,要么就只包这五十多亩,可能不够你规划。

要么,就得想办法跟那几户人家商量,把他们的地置换或者流转过来,这样才能连成一片上百亩的整地。”

江晚柠沉吟片刻。

五十多亩,对于她初步的规划来说,确实有些局促。

而且分散的地块管理起来也更麻烦。

“村长叔,”

她很快做出了决定,“麻烦你先帮我问问那几户人家,看看他们愿不愿意置换或者流转。

如果他们愿意,我们农场愿意出一亩地一千块钱的置换补偿费,另外,如果他们愿意,以后药田开工了,优先录用他们来干活。”

这个条件在村里算是相当优厚了。

江大海一听,立刻眉开眼笑:“一亩地一千块?!

还优先录用?!

晚柠,你这条件开得太实在了!

行,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去帮你挨家挨户问!

这么好的条件,我看八成能成!”

……

江大海得了江晚柠的准信,揣着那份优厚的条件,信心满满地开始挨家挨户游说。

正如他所料,这事儿一开始推进得异常顺利。

他先找到的是在农场干活的严三春和刘阿婆。

这两位老人家一听是农场要扩大规模需要用地,二话不说就点了头。

严三春拉着江大海的手,激动地说:“村长,晚柠那丫头对我们家有恩!

这地荒着也是荒着,她要用地,拿去用就是了!

什么置换费不置换费的,我们不要!

只要农场好,我们这些老骨头就高兴!”

刘阿婆也在一旁连连附和。

接着,江大海又联系了几户全家都在外地落户、多年未回的村民。

电话打过去,对方一听老家那没人打理、长满灌木杂草的山地居然还能换一笔钱,几乎都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对他们而言,那地早已是记忆里的符号,能变现自然是好事,何况江晚柠开的条件确实公道。

眼看着大部分地块都顺利谈妥,就剩下最后一块。

大约十二亩的山地,落在了江牛牛家名下,具体的权益人是江牛牛的爸爸江俊。

江大海想着,江俊一家常年在外,江牛牛的爷爷奶奶又都是明事理的人,平时对江晚柠和农场也颇多赞誉,这事儿应该不难。

他先去找了牛牛的爷爷江老汉和奶奶。

果然,老两口一听是为了农场展用地,而且还有置换费,立刻就同意了。

江奶奶甚至还笑着说:“这是好事啊!

那地我们老两口也种不动了,荒着可惜。

晚柠丫头有用处,还能给村里做贡献,我们支持!

你跟小俊说,就说我们同意了!”

江大海心里踏实了大半,便拨通了江俊的电话。

然而,电话那头的反应,却像一盆冷水浇了他一个透心凉。

当他说明来意,并强调了置换条件和江晚柠愿意优先录用他们家人干活的好意后,电话那头先是沉默了一下,接着传来了李娟尖利的声音:“一亩地一千块?村长,你开玩笑呢?现在城里地价都涨成什么样了?一千块就想换我们那么大一块山地?不行!

至少得一亩一万!

少一分都免谈!”

江大海被这狮子大开口噎得差点背过气去,耐着性子解释:“娟子,话不能这么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