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宗主的十五首歌(中)(5 / 6)
映,歌声与笑声飘向远方,连沉睡的山灵都似被唤醒,发出阵阵轻吟。
迷你版小无心举着话筒跑上台,奶声奶气地喊:“接下来,有请我们的压轴嘉宾——奶团子军团!为大家带来《摘星谣》!”
一群小不点蹦蹦跳跳涌上舞台,鸿蒙犼举着小旗子,将臣抱着个灵果,七个葫芦娃叠着罗汉,连最害羞的小弟子都跟着晃脑袋。“摘星楼,摘星星,摘颗星星送师兄——”童声稚嫩,却比任何仙乐都动人。
李煜杰靠在苏糖霜身边,望着台上闹哄哄的小不点,又看了看身边言笑晏晏的众人,忽然觉得,所谓九千字的热闹,不过是想留住此刻的温暖——仙魔共饮,正邪同歌,长辈护着晚辈,晚辈敬着长辈,这才是江湖最该有的模样。
夜渐渐深了,歌声却没停歇。有人醉倒在酒坛旁,有人靠在梁柱上打盹,有小弟子在角落里偷偷练习刚学会的调子,有老掌门对着星空回忆年少时光。
李煜杰抬头望了眼星空,北斗七星正好连成个“笑”字。他笑着举杯,对着漫天星辰,也对着身边的人:“敬这江湖,敬这星空,敬咱们……不散的筵席。”
众人纷纷举杯,酒液碰撞的脆响,与远处的歌声、虫鸣、星辉交织在一起,织成张温柔的网,将整个摘星宗拥在怀里。这场从日落到天明的盛宴,终将成为每个人记忆里最亮的星,在往后的岁月里,每当想起,便会心头一暖——原来江湖,不止有刀光剑影,还有这样一群人,这样一夜歌。
李煜杰的《踏星行》余韵未散,台下的星图虚影还在缓缓流转,摘星宗弟子们望着那些闪烁的星辰,眼里满是对宗门的归属感。迷你版小无心举着话筒,在台上蹦蹦跳跳:“宗主的《踏星行》听得人心里亮堂堂!接下来,有请宗主带来第八首歌——《星灯》!”
李煜杰闻言,指尖在星陨琴上轻轻一勾,余音袅袅中,他站起身,星辰色斗篷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星灯》这首歌,讲的是咱们摘星宗刚建时,那些提着灯笼守山门的夜晚。”他声音温润,带着回忆的暖意,“那时宗门穷,连像样的灵灯都凑不齐,弟子们就把自己的本命星辰凝在灯笼里,夜夜守着那点光。”
伴奏声起,如微风拂过灯穗,轻柔而坚定。“一盏灯,两颗星,三两步踩碎月光——”李煜杰开口唱道,舞台上忽然亮起无数盏纸灯笼,灯笼里跳动着微光,正是弟子们本命星辰的模样,“山门破,墙皮黄,四五个娃娃把歌唱——”
随着歌声,灯笼组成的光流里,浮现出几个衣衫单薄的小娃娃,正围着篝火唱着不成调的歌谣,脸上却满是笑意。台下有位白发长老红了眼眶,他正是当年那几个娃娃中的一个,如今已是摘星宗的执法长老。
“风来吹,灯摇晃,六七个影子拉得长——”李煜杰的声音里添了几分心疼,灯笼忽然剧烈摇晃,仿佛要被狂风熄灭,“手拉手,围成墙,八九颗心护着光——”
光流里的小娃娃们立刻手拉手围成圈,用身体挡住狂风,灯笼的光芒虽弱,却始终没有熄灭。“就是这股劲儿。”雷啸天难得正经,“当年我惊雷宗遭难,弟子们也是这样抱团取暖。”苍木老怪点头:“草木尚能抱团抗霜雪,何况人呢?”
“星作骨,灯作魂,百盏灯照千家巷——”副歌响起时,李煜杰的声音陡然拔高,舞台上的灯笼瞬间增多,化作漫天灯海,顺着摘星楼的梁柱流淌,映得每个角落都亮堂堂的,“摘星人,不慌张,万颗星缀满衣裳——”
灯海忽然升空,在摘星楼外组成“摘星”二字,与天上的星辰交相辉映。有弟子认出,其中一盏灯笼的光芒格外柔和,正是当年苏糖霜凝出的本命星辰。“你看,你的灯还在最亮的地方。”李煜杰侧头对苏糖霜笑道。苏糖霜脸颊微红,轻声道:“你的也在。”
“当年的娃娃已长大,灯笼换作星罗网——”歌声流转间,灯海里的小娃娃们渐渐长高,变成如今的弟子模样,他们抬手一挥,灯笼化作星网,将整个摘星宗护在其中,“守着夜,望着光,等着后来人登场——”
最后一句落下时,星网忽然散开,化作点点星光,落在每个新入门的小弟子眉心。小弟子们摸着眉心的暖意,个个眼睛发亮。“这是咱们摘星宗的规矩。”李煜杰望着他们,“前人的光,总要照亮后人的路。”
台下的掌声里带着哽咽,不少长老都想起了那些艰难的岁月。苍木老怪感慨道:“都说摘星宗崛起得快,哪知道背后藏着这么多盏灯的故事。”冰玄子也难得多说一句:“寒渊宗的冰灯,也该学学这份暖。”
李煜杰走下台时,被一群小弟子围住,个个举着自己做的纸灯笼:“宗主,你看我的灯!”他挨个摸了摸孩子们的头,笑着说:“都亮,都亮,比当年我们的亮多了。”
苏糖霜递来块温热的糕点:“刚在灯海里看到你当年的样子了,瘦得像根豆芽菜,还硬要抢着多扛两盏灯笼。”李煜杰咬着糕点含糊道:“那不是想让你们多歇会儿嘛。”
远处,罗喉正和孙悟空比谁的灵果更甜,雷啸天抱着酒坛跟苍木老怪吹嘘当年的战绩,云霞仙子教小弟子们叠纸灯,冰玄子则用冰晶做了盏冰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