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来自深海鳞族(1 / 4)

加入书签

新翻的土地刚冒出嫩芽尖,水道尽头的雾里就传来细碎的“咔嗒”声——不是鱼群摆尾,也不是星藤的须子碰撞。丫丫举着小铲子凑过去,看见雾里站着个半人高的身影,皮肤像打磨过的黑曜石,指尖长着透明的爪,身后拖着条带鳞的尾巴,正用爪子轻轻拨弄星藤的须子,尾尖扫过水面,激起的波纹泛着银蓝。

“你是谁?”丫丫刚问完,那身影就转过脸,眼睛是竖瞳,像浸在水里的琥珀,他指了指自己的喉咙,又指了指带鳃的人常待的水道——像是说自己和海里的人同源,却又带着陌生的气息。星藤的须子卷着块南瓜饼递过去,他犹豫了下,用爪尖轻轻捏住,饼屑落在尾巴上,鳞片立刻泛起和波纹一样的银蓝。

带鳃的人从水道里出来时,正好撞见这一幕,突然笑了:“是深海的鳞族!听说他们住在光都照不到的地方,怎么会来这儿?”鳞族举着南瓜饼,指了指石花菜的方向,又指了指自己的尾巴——鳞片上竟映出石花菜的影子,原来他是跟着石花菜的蓝粉一路找来的。星藤的须子卷着珊瑚石送过去,鳞族的竖瞳亮了亮,用爪尖在石头上划了道痕,痕里立刻渗出银蓝的光,像在写回信。

陈阳的画板早就转了方向,他正给鳞族的鳞片添银蓝光晕,笔尖刚落下,鳞族的尾巴就往水里摆了摆,激起的银蓝波纹正好漫到新种的土地边,把沟里的种子映得发亮。“他在给种子送光呢。”陈阳笑着下笔,连鳞族爪尖沾的饼屑都画得像在发光,屑子旁边是石花菜的小花,蓝粉正往他的鳞片上飘。

青霞把刚煮的玉米递过去,鳞族学着带鳃的人的样子咬了口,玉米汁顺着爪尖滴在地上,星藤的须子立刻把汁水引向种沟——那里的种子突然动了动,冒出点嫩白的芽尖。“连深海来的朋友都能催芽!”紫霞举着种子袋跑过来,往鳞族手里放了把混种:“这个给你,回深海试试,说不定能长出带鳞片的石花菜。”鳞族把种子塞进腰间的皮囊,皮囊上绣着发光的海藻,和星藤的须子有几分像。

王奶奶端来碗南瓜粥,里面加了石花菜干:“尝尝这个,暖和。”鳞族捧着碗时,尾巴尖在地上扫出银蓝的光痕,把粥碗围了圈——像在保护这份暖。星狐蹲在旁边看他喝粥,突然把嘴里的南瓜饼放在他脚边,鳞族挑了块最小的,用爪尖推回去,像在分享。

雾快散时,鳞族要往深海走了,他从皮囊里掏出块透明的晶石,放在石花菜旁边——晶石里冻着深海的藻,在光里像流动的绿。带鳃的人拍着他的肩膀:“明年带晶石里的藻种来,我们一起种。”鳞族点了点头,尾巴在水里摆了摆,银蓝的波纹把石花菜的蓝粉卷起来,跟着他往雾里飘,像条会发光的路。

傍晚收工时,新种的土地冒出片嫩白的芽,石花菜旁边的晶石在暮色里泛着绿。大家坐在田埂上分玉米,丫丫突然指着晶石喊:“里面的藻动了!”果然,晶石里的深海藻正顺着星藤的光痕往外钻,像要在陆地扎根。

李煜杰看着晶石里的绿和石花菜的蓝慢慢融在一起,突然明白星田的生长从来没有边界——从陆地到浅滩,从浅滩到深海,只要有种子和分享,再远的地方都能长出牵挂。就像这深海来的鳞族,带着晶石里的藻,把山海相连的故事,又往更深的地方,轻轻推了一步。

晶石里的深海藻已经钻出细须,嫩绿的须子缠着星藤的光痕往上爬,把晶石的表面都裹成了绿团。丫丫举着小铲子蹲在旁边,看藻须上的黏液在光里发亮:“王奶奶,深海藻在陆地扎根啦!”王奶奶端着草木灰过来,往晶石边撒了点:“给它掺点土气,长得更稳。”星藤的须子卷着草木灰,在晶石周围画出和石花菜根须相似的圈,像给新邻居画了个欢迎的记号。

带鳃的人从水道里探出头,手里举着个贝壳:“鳞族托鱼群带消息了,说深海的石花菜种子发芽了,还长了带鳞片的根!”他刚把贝壳里的消息念完,晶石里的深海藻突然展开片新叶,叶尖沾着的银蓝光屑落在新种的芽上,芽尖立刻挺得更高。鳞族留下的银蓝光痕在地上慢慢漫开,把石花菜、深海藻和新种的芽都圈在里面——像个更大的共生圈。

陈阳的画板上,裹着绿藻的晶石、银蓝光痕里的嫩芽、举贝壳的带鳃人都浸在晨光里。他正给深海藻的新叶添嫩绿色,那只菜粉蝶飞过来,翅膀沾了点银蓝光,在晶石和石花菜之间飞,把光屑抖成了连接两者的线。“连蝴蝶都知道这是新的共生。”他笑着下笔,连贝壳里映出的深海石花菜根都画得清清楚楚,根上的鳞片像小月牙。

青霞在给新种的芽搭支架,星藤的须子跟着把深海藻的须子缠在支架上,让它能顺着光痕往上长。“这样它既能沾着陆地的光,又能挨着晶石的深海气。”紫霞提着刚摘的嫩豆荚跑过来,往支架上挂了串:“给藻须当伴,看着也热闹。”星藤的须子把豆荚摆得离藻须近些,豆荚的清香混着藻的清味飘开,引得蚂蚁都来巡逻。

王奶奶把深海藻的新叶摘了片,泡在温水里:“这能当凉茶,带着深海的凉呢。”她刚把凉茶倒进小碗,星狐就叼着块南瓜饼跑过来,饼屑落在晶石边,深海藻的须子立刻卷过去接住,叶尖轻轻晃,像在道谢。带鳃的人喝了口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