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怨灵王(4 / 5)
机子从袖中取出一卷星银线轴,“血影教的阵图与摘星宗的星银纺车同源,你试着将归墟漩涡的阵法织进护山大阵,若能成,便是摘星宗的第一道屏障。”
溪云看着线轴上流转的灵光,突然明白了师父的用意——灵音师姐用生命换来的线索,夏一天用牺牲守住的安宁,都需要有人用另一种方式延续。
她用力点头,将雷蝙蝠崽交给夏一天的同门师兄,转身往纺车房跑去,冰蚕丝线在身后划出银亮的弧线。
当晚,李煜杰在灵音师姐的旧居找到了半盒未用完的清心草籽。
木盒上刻着小小的蝶纹,与他混沌之刃的冰蝶图腾如出一辙。
他想起入门那年,师姐说这草籽能安神定魂,塞给他时笑得眉眼弯弯:“小师弟总爱皱眉,多种些清心草,或许能少些戾气。”
窗外的灵雨敲打着竹窗,李煜杰将草籽揣进怀里,指尖抚过盒上的蝶纹,突然明白玄机子说的“执念”
并非指仇恨。
他真正放不下的,是那些来不及说再见的人,是那些尚未完成的承诺。
第二日清晨,禁地的石门在灵力催动下缓缓开启。
不同于外界的灵秀,禁地深处弥漫着沉厚的岁月气息,石壁上刻满了摘星宗历代弟子的名录,其中最显眼的位置,刻着前代宗主墨渊的名字,旁边用朱砂补了个小小的“魂”
字。
“墨渊宗主羽化时,灵识未散,凝成这方魂玉。”
玄机子指着名录前悬浮的玉佩,玉中隐约可见云雾流转,“黑水河之事的真相,便藏在他的残识里。”
李煜杰按照玄机子的指引,将混沌之刃的冰蓝光晕注入魂玉。
刹那间,石壁上的名录亮起金光,无数光影从玉中涌出,在虚空组成流动的画面——三十年前的黑水河,浊浪滔天,怨灵如黑云压境,墨渊宗主手持长剑立于船头,身后跟着灵音的师父林清玄,两人衣袍染血,却依旧挺直如松。
“清玄,带百姓先走!”
墨渊的声音透过光影传来,斩出的剑气劈开巨浪,却被突然从河底冲出的黑影缠住,“这怨灵王已吞噬河伯精血,我需以灵脉为引,将它封印回地脉!”
“师兄不可!”
林清玄的声音带着哭腔,“强行引动灵脉会伤及自身根基!”
“摘星宗弟子,守的从来不是一身修为。”
墨渊的身影在怨灵王的利爪下晃动,却依旧笑得坦荡,“告诉孩子们,黑水河的灵脉会再醒的,等河水清了,记得多栽些莲花。”
光影在此时剧烈晃动,墨渊将长剑刺入河底,灵脉的金光如巨龙般冲天而起,与怨灵王的黑雾绞成一团。
林清玄带着百姓撤离的背影越来越远,最后定格的画面,是墨渊被金光吞噬前,往空中抛来的一枚玉佩——正是此刻悬浮在名录前的魂玉。
“当年墨渊师兄并非为突破境界,而是以自身灵脉为锁,将怨灵王与地脉捆在一起。”
玄机子的声音带着哽咽,“灵脉枯竭是封印的代价,他本想事后以自身残识滋养地脉,却没想到血影教趁机煽动百姓,将一切归罪于摘星宗。”
李煜杰望着光影中渐渐消散的背影,突然想起血影教教主那张半残的脸。
或许他从未见过完整的真相,只记得父亲被怨灵吞噬的惨状,只看到摘星宗弟子离去时的背影,便将所有的恨都系在了那身白衣上。
“那怨灵王……”
“还在地脉深处。”
玄机子叹了口气,“墨渊师兄的封印只能维持三十年,如今时限将至,这也是血影教急于启动万魂鼎的原因——他们想借怨灵王的力量,彻底搅乱东洲灵脉。”
李煜杰握紧怀中的清心草籽,突然明白此行黑水河,不仅是为了澄清真相,更是为了完成墨渊宗主未竟的事。
他转身往禁门外走,混沌之刃的冰蓝光晕变得温润,刃面映出的娃娃脸,多了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三日后,玄冰玉船再次起航。
苏糖霜带了满满一药篓的暖阳丹,每个丹瓶上都贴了张小纸条,写着“遇怨灵用”
“安神用”
“伤后补灵力用”
,字迹娟秀却透着认真。
韩立则将星银片重新熔铸,制成数十枚银针,针尾都刻了锁灵阵的符文。
船过云海时,李煜杰站在船头,看着下方连绵的青山,突然问:“韩大哥,你说百姓会信我们吗?”
韩立正在打磨银针,闻言头也不抬:“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做了什么。”
他将一枚银针抛给李煜杰,针尾的符文在阳光下闪烁,“就像这锁灵阵,信它能锁灵,它便有了意义。”
苏糖霜从船舱走出来,手里端着刚熬好的灵米粥,粥香混着暖阳丹的药香,驱散了船舷的寒意:“灵音师姐说过,人心如田,你种什么,便会长出什么。
我们多栽些花,少种些刺,总有一天会看到花开的。”
李煜杰接过粥碗,暖意从指尖传到心底。
他望着远处渐渐清晰的黑水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