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三颗小花苗(2 / 6)
的萝卜丝,清爽的香味飘开,连星狐都多吃了两口。
李煜杰看着母株在暮色里轻轻晃,小花苗在它脚边挺得笔直,星藤的光点在落瓣上滚,像在给花瓣留最后的光。
远处铁械组在给玉米地搭支架,星藤的须子已经缠上支架桩,提前做着准备。
他知道,明天母株会再落几片花瓣,小花苗会再抽片新叶,爬藤菜会开始结小小的嫩荚。
这片星田就是这样,旧的生命悄悄退场,新的生命接力生长,所有人的期待跟着季节流转,让每一次花开都有意义,每一次结果都有延续。
清晨的露水滴在母株的花托上,已经凝成了小小的种子荚,青绿色的荚壳鼓着,能看见里面圆滚滚的种子。
丫丫刚用手指碰了碰荚壳,星藤的须子就卷来个小纸袋——是云筱筱提前准备的,专门用来收种子。
“等它熟了,咱们把种子撒遍星田。”
云筱筱蹲下来,把纸袋挂在花茎上,纸袋晃悠着,像给种子荚挂了个约定的小灯笼。
青霞的爬藤菜已经结了嫩荚,翠绿的荚子顺着藤垂下来,被晨风吹得轻轻晃。
她刚摘了一把,紫霞就提着竹篮跑过来:“我的萝卜也能收了!
大的炖肉,小的腌咸菜。”
两人的篮子刚碰到一起,星藤的须子就往里面各放了片光叶——像是给收获的菜添份星光。
陈阳的画板上,母株的花瓣只剩最后一片,却把所有星光都聚在了种子荚上。
莫邪举着记录牌站在旁边,牌上的大豆种子和花的种子画在了一起:“它们以后都是星田的种子啦。”
那只菜粉蝶停在最后一片花瓣上,翅膀的光慢慢融进花瓣里,等陈阳画完最后一笔,花瓣轻轻落下来,正好飘在画纸上。
孟晓在记录本上写下“种子成熟期”
,旁边画了个饱满的荚壳。
王奶奶端着刚熬的玉米糊过来,往种子荚根边浇了点:“这是给种子的‘壮行饭’——等它们离开妈妈,能长得更壮。”
星狐蹲在旁边,看着玉米糊渗进土里,尾巴尖沾着的星藤光屑,在地上扫出小小的光痕。
带鳃的人往水道里撒了把新的净化藻,清洁鱼老的带小的,把藻叶摆得整整齐齐。
赵叔在玉米地的支架旁撒了把玉米种,星藤的须子跟着把种子往土里按:“这是在帮我播种呢。”
他刚直起身,就见青霞和紫霞抬着满篮的菜往营地走,笑声顺着风飘过来,混着声螺的调子。
傍晚收工时,母株的种子荚已经黄透了,轻轻一碰就裂开,滚出紫黑色的种子,沾着的星光在暮色里闪。
丫丫和云筱筱一起把种子收进纸袋,每颗种子都裹着点星藤的光屑。
大家坐在田埂上分玉米饼,饼里掺了新收的爬藤菜碎,香得星狐都把尾巴盘成了圈。
李煜杰捏着颗花种子,看它在掌心闪着微光。
远处玉米地的支架上,星藤的须子已经抽出新的嫩芽,像在给未来的玉米藤铺路。
他知道,明天这些种子会被撒进新翻的土地,爬藤菜的嫩荚会被做成腌菜,玉米种会在土里悄悄芽——这片星田永远在重复这样的故事:收获时埋下新的种子,告别时藏好重逢的期待,而星光和人心,会让每个故事都长得饱满又温暖。
天刚亮,丫丫就攥着装满花种子的纸袋蹲在新翻的土地旁,指尖捏着颗紫黑色的种子,正要往星藤画的光痕里撒。
星藤的须子突然卷着她的小铲子过来,在光痕里扎了个小坑——像是在说“这样种更稳”
。
“谢谢星藤!”
她把种子放进坑里,刚用土盖好,就见云筱筱举着花籽盒跑来:“我标了最佳播种深度!
你看,和星藤挖的坑一样深!”
青霞的爬藤菜架上挂满了饱满的荚子,紫褐色的荚壳裂开道缝,露出里面翠绿的豆粒。
她刚把豆粒摘进竹篮,紫霞就提着腌好的萝卜干过来:“配着你的嫩豆炒,香得很!”
星藤的须子往竹篮里铺了层软草,怕豆粒被颠得蹦出来,竹篮一晃,有颗豆粒滚出来,正好落在玉米种旁边——赵叔笑着把它埋好:“给玉米当邻居,挺好。”
陈阳的画板上,撒种子的丫丫、摘豆荚的青霞、提萝卜干的紫霞都聚在了一起,背景里母株的空茎上还挂着那个小纸袋,被晨风吹得轻轻晃。
莫邪举着记录牌凑到画前,把花种子的样子描在空白处:“这样就完整了——从开花到结籽,再到播种。”
那只菜粉蝶飞过来,停在画纸上的种子旁,翅膀的光和颜料融在一起,像给画面添了层活的光。
孟晓给刚播种的花种浇了水,水流过光痕时,被染成淡淡的紫,和花种子的颜色一样。
“王奶奶说这叫‘种子的记忆’。”
她笑着把水壶递给云筱筱,星藤的须子卷着水壶把手,帮着调整角度,让水流得更匀。
远处带鳃的人在水道边撒藻种,清洁鱼群像道银带跟着他游,把藻种摆成和花种光痕一样的形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