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送药6(1 / 2)
“啊,拖拉机坏了,那怎么办呀?”
唐恬恬惊讶地问道。
“等着呗,等陈大夫回来不就可以看了,跟他们去公社的时间大概也差不多!
这群小犊子真是不懂事儿。”
王婶撇了撇嘴,语气里满是责备。
“这样啊,那我要不要去看看啊?毕竟对方也是为了救我才下河的。”
唐恬恬心里有些纠结。
“念丫头,那你跟婶子说实话,你到底对他还有没有心思啊?”
王婶突然凑过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唐恬恬。
唐恬恬被王婶看得心里一慌,连连摇头,支支吾吾地说道:“我,我就是觉得他有点像我哥,所以才……”
王婶盯着唐恬恬看了好一会儿,似乎在判断她话里的真假,这才说道:“既然你对他没有意思,那就不要去知青点了,免得又引起误会。”
唐恬恬觉得王婶的话确实很有道理,她从善如流地说道:“嗯,婶子,您说得对。
这样吧,麻烦您帮我跑一趟,我这里还有上次感冒时剩下的退烧药。
齐知青也是一片好心,如果他因为我而遭罪,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说完,唐恬恬转身快步走进屋里,迅从自己的空间里取出一颗退烧药,临时撕下一页作业本,将退烧药仔细地包裹起来,然后出来递给王婶。
与此同时,唐恬恬还顺手从口袋里掏出三颗水果糖一并塞到了王婶的手中,怕对方推拒,她道,“婶子,这几颗糖不是给你的,给孩子们甜甜嘴儿。”
感冒烧有时候也可以说是人命关天的事情,王婶本来就愿意跑这一趟的,看着手中的东西,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哎呀,念丫头,你可真是太客气啦!
不过,你放心吧,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我保证不会让你欠齐知青人情的!”
有了糖可以拿回去给孙子孙女甜嘴,王婶满心欢喜,脚步轻快地朝着知青点走去。
唐恬恬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追随着王婶渐行渐远的身影,直到她消失在路的尽头。
夕阳西下,天际的最后一抹霞光也渐渐消散。
唐恬恬的心中蓦地涌起一股无尽的孤寂感。
她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关上了院门,走到院子里的石凳前坐下。
四周的光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暗,远处的院子里升起了袅袅炊烟,那是村民们在准备晚饭。
村子里不时传来大人们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这些声音此起彼伏,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着,显得格外清晰。
唐恬恬静静地聆听着这些声音,她突然理解了原主为何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受不了而黑化。
对于一个曾经拥有过家庭温暖的人来说,失去这种温暖后的孤独和寂寞就会格外难以忍受,她这个心智成熟的外来人都难免陷入情绪低落之中。
唐恬恬深地吸了口气,决定不再让自己沉浸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中。
明天,她一定要去问问王婶,看看村子里哪里有小鸡和大鹅卖,再买一只可爱的小狗回来,让它陪伴自己,给这个冷清的院子增添一些生气和活力。
此时此刻,知青点里的气氛异常紧张,知青们明显地分成了两派,彼此之间针锋相对,激烈地争论着。
女知青们大多主张应该立刻将齐知青送往公社卫生院,她们觉得不能再耽搁,否则齐知青的病情可能会恶化。
然而,男知青们却持有不同的观点。
他们更倾向于等待村里的陈大夫回来,毕竟陈大夫的医术也相当不错,而且,现在这个时间点,说不定等陈大夫回村了,他们还没能抵达公社卫生院呢。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王婶恰好来到了知青点外。
她刚刚走近,就听到了里面知青们的争论声。
王婶站在门外听了一会儿,不禁暗自摇头,人啊,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长得太好看了,都不是什么好事儿啊!
尤其是那个齐知青,如果他的长相没有那么引人注目,或许这些男知青就不会如此针对他了。
她心里嘀咕着:“俗话说得好,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在农村,男人的劳动力可是至关重要的。
毕竟,要是男人没本事,老婆孩子可就得跟着遭罪了。
这齐知青嘛,虽说他家境看起来还不错,但他毕竟刚来下乡,这股子新鲜劲儿还没过呢。
再过几年,等他父母身边有了其他讨人欢心的儿孙,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偏心呢?”
不过这些事儿,也轮不到她这个乡下老娘们儿来操心,王婶清了清嗓子,然后扯着嗓子喊道:“唐知青在不?我是住念丫头隔壁王老大屋里的。
念丫头听说齐知青生病了,她家里正好有退烧药,就让我赶紧给齐知青送过来应应急呢!”
王婶一边说着,一边快步走进知青院。
她的话音刚落,那个叫陈红梅的女知青却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噌”
地一下从知青堆里跳了出来,满脸写着反对:“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