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希望的曙光44(1 / 2)

加入书签

沙漠般的高温与沙暴留下的沙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令人窒息的环境。

人们每走一步都像是在滚烫的沙地上艰难跋涉,双脚仿佛被火烤着一般,痛苦不堪。

不过,好在人们在之前的极热天气中积累了一些生存的智慧,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快找到水源。

有人现,在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树木底下,偶尔能够找到一些湿润的沙土。

这个现让人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于是,在城郊的树林里,渐渐地出现了一群手持铁锹的人。

毕竟城市的地下早就做了硬化,很难挖出水。

他们带着对生命的渴望,在树下不停地挖掘,期盼着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找到一丝生命的水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存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即使侥幸找到水那也是僧多粥少。

一天傍晚,太阳渐渐西沉,余晖将大地染成了一片金黄色。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然打破了乔菲菲家里的宁静。

欧阳珩早就透过门上的针孔摄像头看清了门外站着的是几个找水失败的人。

这半个月来,他已经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为了一口水、一口食物,人们变得越来越疯狂,丧失了理智。

门外的人声音沙哑的乞求道:“好心人给口水吧!”

欧阳珩沉默片刻后,冷冷地开口说道:“没有。”

乔菲菲站在一旁,看着丈夫紧绷的脊背,她知道他心里其实也很不好受。

她轻轻地握住他的手,靠在他的肩膀上,默默地给他支持。

他深深地明白,在这个已然沦为荒漠的世界里,对陌生人展现仁慈,极有可能会演变成一把直插自己和妻子胸膛的利刃。

他只求自己和妻子能平安的度过这次劫难迎来新生。

好在政府的管控力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在这乱世之中,政府秉持着“乱世用重典”

的原则,对于那些公然挑衅的黑暗组织,一旦现,必定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在云海市的主干道上,八辆运水车宛如沉默的钢铁巨兽,它们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在漫天黄沙中组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移动堡垒。

这些运水车的车顶都装备着高压水枪,其金属外壳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芒,与战士们枪膛上的寒光相互交织,仿佛在警告那些试图围堵的人群:不要轻易挑战我们的底线。

这已经是自沙尘暴结束之后,政府组织的第五次大规模物资投送了。

然而,每一次这样的行动都并非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就在三天前,一个自称“荒漠之子”

的地下组织竟然公然抢劫了供水车,他们还在车身上喷涂了“自救才是真理”

的标语,以此来挑衅政府的权威。

面对如此嚣张的行为,政府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这一次,军方早有部署。

在运水车的上方,一群无人机已经在空中待命,它们如同无声的猎鹰,盘旋在城市的上空。

这些无人机配备了先进的热成像系统,能够将方圆五公里内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们的“眼睛”

“无人机编队升空,热成像全开。”

陈营长对着耳麦下达指令。

十六架无人机嗡鸣着冲破沙尘,在高空编织成精密的监测网络。

车载屏幕上,城西废弃商场的轮廓逐渐清晰,数十个热源在二楼聚集,像蛰伏在黑暗中的毒蛇。

他按下加密频道:“虎鲸小队待命,准备实施包抄。”

当荒漠之子的成员全部落网的时候,送水车队缓缓驶入安民社区。

警戒线后,数百人自排成蜿蜒长队,像沙漠中迁徙的蚁群。

人们脸上裹着浸湿的毛巾,浑浊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希望的光。

六十岁的张桂兰,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她的步伐有些蹒跚,拄着拐杖缓缓地走到志愿者小李面前。

她从口袋里掏出那张被摩挲得亮的蓝色登记卡,小心翼翼地递给小李。

“张桂兰,三口人,领取6升水。”

小李快地用扫描设备核验登记卡上的信息,然后转头对身旁的武警战士说:“请给张阿姨家三口人放6升水。”

武警战士迅从旁边的货架上拿起密封水袋,准确无误地递给张桂兰。

这种精确到毫升的配给制度,是云海市科研中心率先开出来的一套先进系统。

它不仅能够根据家庭人口数量进行合理的水资源分配,还能考虑到特殊需求,比如孕妇、病人等情况,动态调整配额。

如今,这套系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小李完成扫码后,并没有催促张桂兰离开,而是关切地问道:“张阿姨,您家小孙子的咳嗽好些了吗?”

张桂兰听到这句话,眼眶突然湿润了,她哽咽着回答道:“好,好!”

她没有想到,在这个忙碌的时刻,还有人记得她小孙子的病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