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封王62(1 / 2)

加入书签

此时此刻,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气氛是难得的轻松。

就在刚才,康熙帝收到了一份从江南快马加鞭送来的折子。

康熙接过奏折,快浏览起来,很快他的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原来,这份奏折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全国各地皆迎来了大丰收!

康熙心情愉悦地放下奏折,朗声道:“朕之天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实乃社稷之福啊!”

群臣们纷纷跪地高呼万岁,整个朝堂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

待到下朝之后,康熙回到寝宫稍作休憩。

李德全满面笑容的进来报喜:“启禀皇上,四阿哥府上您亲自赏赐的王格格今日诞下了一对极为罕见的龙凤胎!”

康熙闻此喜讯,龙颜大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当即,康熙决定要为这对双胞胎赐予名字,并给予他们格外丰厚的赏赐。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康熙挥笔写下两个名字:弘曦、乌那希。

这个消息如同风一般迅传遍了前朝后宫,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后宫之中,德妃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不禁暗自惋惜。

一直以来,她最为偏爱的便是十四阿哥,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十四阿哥能在各方面都过四阿哥。

然而此刻,却是四阿哥府上出尽了风头,这让德妃的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儿。

相比之下,宜妃和惠妃则表现得更为直接,她们满心都是赤裸裸的嫉妒。

一想到四阿哥府因为这对双胞胎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她们的心中就充满了不甘。

毕竟,她们在宫里跟德妃斗了几十年自觉各有胜负不相上下,没想到在孩子上输了一筹,龙凤胎,这是多难得的吉兆啊!

毓庆宫,当太子听闻此消息后,其面色不禁微微一沉。

要知道,近些年来,四弟接连办了好几件利国利民的实事,因此愈受到皇阿玛的重视与青睐。

而今,更是喜获由皇阿玛亲自赐予姓名的双胞胎,如此一来,恐怕日后在皇阿玛心目中的地位将会越提高。

对于太子而言,这无疑构成了一个潜在的威胁。

与此同时,大阿哥内心亦是极为不快。

长久以来,他觉得自己作为皇长子在皇阿玛心里应该是不同的,不然为何皇阿玛明知道自己跟二弟别苗头却视而不见,这就是默许的意思。

然而,此刻四弟府上的这件喜事,在他眼里无异于是给自己心里添堵。

更让他愤愤不平的是,皇阿玛竟然亲自给四弟刚出生的女儿赐名,全然忘了他的几位嫡女至今尚未得到过圣上亲自命名的殊荣。

且说这四贝勒府,早就在胤禛的精心整顿之下变得坚如磐石、固若金汤,宛如铜墙铁壁般难以攻破。

如今,胤禛终于迎来了一对健康可爱的孩子,而且还是他心爱之人霞儿所生,这怎能不让他欣喜若狂?

胤禛简直恨不得一天12个时辰都亲自守在孩子们身旁悉心照料。

而那些曾经心存不良企图、妄图对这两个孩子不利的家伙们,眼见此番情形,一个个懊悔不迭,只恨当初动手过早,以致错失良机。

此时此刻,胤禛凝望着襁褓之中的弘曦和乌那希,目光之中充盈着满满的父爱与慈祥。

然而,尽管眼前看似风平浪静,但他始终不敢有丝毫懈怠。

因为他深知,这两个孩子的降临,固然给自己带来了无上的荣耀,但与此同时,也如同黑暗中的明灯一般,吸引了无数双窥视的眼睛,引了更多外界的关注与瞩目。

眼下他要做的是降低两个孩子身上的影响力。

“月盈则亏”

,没过多久,四贝勒府中便传出了一个令人大快人心的消息——王格格在生产后不幸大出血,生命垂危,只能长时间地卧床静养方能与天争命。

本来是打算等孩子出生就送王格格离开的,但是如果孩子出生他们的“额娘”

就死了,对两个孩子的名声不好,所以胤禛打算先让王氏病重。

此消息一经传出,让那些人的嫉妒心稍稍平复了一些,就说嘛,皇家的龙凤胎岂是那么好得的,生下来也要看你养不养得大。

在洗三礼这个重要的日子里,前来道贺的官员们络绎不绝,整个府邸充满了欢声笑语,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祥和喜庆。

众人明面上都对新诞生的小生命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可背地里,那些时不时地扫向襁褓中的婴儿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

胤禛低头凝视着孩子那粉嫩可爱的面庞,心中默默立下誓言:他一定要倾尽所有力量,保护这两个孩子平安顺遂、健康成长,绝不让任何人伤害到他们分毫!

洗三礼后,那拉氏再次被迫修养身体。

胤禛对面目全非的福晋早已无丝毫怜悯之心,不久后,他便带着秋霞和龙凤胎,还有王氏,一同前往京郊别院长住。

京郊别院的日子宁静而温馨,胤禛对龙凤胎宠爱有加,秋霞的教育方式也开明豁达,远离了规矩森严的皇城,双胞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