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归墟山海经里的地方(1 / 2)
“……目标‘烛龙’,已于半月前,抵达南海‘归墟’岛链。
随行者,约三百人,皆为拂菻人。”
苏氏捧着那卷薄如蝉翼的丝帛,一字一句地轻声念出,秀眉微蹙。
她虽深居宫中,却在李承乾的耳濡目染下,对天下大势和朝中机密并非一无所知。
她知道“烛龙”
就是那个在波斯和长安掀起滔天巨浪的幕后黑手,一个让自家夫君都颇为重视的敌人。
可“归墟”
是什么地方?
这个词听起来古老而又陌生,带着一种神话般的缥缈感。
“殿下,这归墟……是何处?”
苏氏抬起头,美眸中满是疑惑和担忧。
李承乾从她手中拿回丝帛,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在温暖如春的殿内来回踱步,脸上的神情是从未有过的凝重。
他当然知道归墟。
作为一名历史博士,他对华夏古籍的熟悉程度远这个时代的任何人。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云:“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
而《列子·汤问》中记载得更为详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
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在穿越前的世界,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是古人对世界尽头和海洋循环的浪漫想象。
可现在,安娜希塔,竟然精准地找到了一个以“归墟”
为名的岛链!
这他妈的就离谱了!
李承乾心里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难道这个世界,真的存在那些神话中的地方?还是说,安娜希塔那个疯女人所谓的“星辰之外的祖先”
、“殷商神权文明”
并不仅仅是失败后的胡言乱语?
一股寒意,顺着李承乾的脊椎悄然爬上。
他一直以为,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领先这个时代千年的知识和思维。
他用科学、用工业、用金融,对这个封建时代进行降维打击。
可如果……如果这个世界真的存在被封印的“神学”
呢?一种他完全未知的,凌驾于他现有认知之上的古代科技?
那他引以为傲的“科学”
,还能无往不利吗?
“殿下?”
苏氏看到李承乾脸色变幻不定忍不住轻唤了一声,走上前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掌心的温润触感让李承乾从纷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
他看着妻子担忧的眼神深吸一口气,将那份不安强行压了下去。
不管是什么牛鬼蛇神,自己都不能先乱了阵脚。
“归墟,是古籍里记载的一个地方,传说是天下之水的汇集之处。”
李承乾用尽量平缓的语气解释道,“你可以理解为,一个神话里的无底洞。”
“神话里的地方?”
苏氏更加不解了,“那这个‘烛龙’,去一个神话里才有的地方做什么?”
“这正是我在想的问题。”
李承呈的眼神再次锐利起来,“她不是一个会做无用功的人。
她去那里,一定有她的目的。
而且,她找到了。”
他转身,对着那名依旧躬身肃立的“蜃”
部密探,沉声问道:“你们是怎么现她的?她在岛上具体在做什么?把你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
“是,殿下。”
密探不敢怠慢,立刻回话。
“我们在波斯之战后,便依照殿下的命令,将‘烛龙’列为最高等级的监控目标。
她从波斯湾出逃后,我们的人便一路尾随。
她换乘了数次船只,最终在天竺南部,上了一艘悬挂拂菻旗帜的大船,与这三百人汇合。”
“这支船队一路向东,进入我大唐南海。
他们没有靠近任何港口,而是径直驶向了那片在海图上都只有模糊标记的蛮荒岛礁。
那片区域,海况复杂,风暴频,当地渔民称之为‘魔鬼海’,从不靠近。”
密探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的船无法跟得太近,只能派遣最精干的兄弟,游泳登上其中一座岛屿进行侦查。
我们现,‘烛龙’的人马在一个主岛上建立了营地,防卫森严。
他们似乎在使用一种……很奇怪的青铜罗盘,不断在岛上测量着什么。
像是在……寻找龙脉的堪舆师。”
“罗盘?”
李承乾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什么样的罗盘?”
“回殿下,具体形制看不清楚。
但据我们兄弟观察,那罗盘的指针并非指向南北,而是在岛上不同的位置,会指向不同的方向,似乎在探测地下的某种东西。
半个月来,他们就在岛上钻探,像是在挖什么古墓。”
李承乾的心沉了下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