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搞电报(1 / 2)
夜幕降临,太极宫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庆功的御宴,就设在两仪殿前的巨大广场上。
数百张案几,从殿前一直铺陈到远处,文武百官,宗室勋贵,西征归来的将士代表,济济一堂。
丝竹管乐之声不绝于耳,宫女们如同穿花蝴蝶般,端着一道道精美的菜肴和醇香的美酒在席间穿梭。
整个场面,盛大而又热烈。
而这场宴会唯一的主角,无疑就是太子李承乾。
他换下了一身戎装,穿着代表储君身份的紫色朝服,坐在李世民下的第一个位置。
从宴会开始,前来向他敬酒的人,就络绎不绝。
“臣,兵部尚书李靖,敬太子殿下!
殿下西域之功,远迈汉唐,老臣佩服!”
“臣,户部尚书戴胄,敬太子殿下!
殿下以‘唐元’定鼎西域,为我大唐开辟了无穷财源,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臣,长孙无忌,敬殿下!
殿下智破焚城之计,挽狂澜于既倒,护佑社稷万民,臣,替天下百姓,谢殿下!”
房玄龄、魏徵……
一个个跺跺脚都能让朝堂震三震的帝国重臣,此刻都放下了平日里的矜持和威严,真心实意地向这位年轻的太子表达着他们的敬意。
李承乾来者不拒,端着酒杯一一回敬。
他的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既不显得疏远,又不至于过分热络。
那份从容淡定,那份久居上位的威仪,让在场的许多老臣都暗暗心惊。
这位太子殿下,不过离京半年,整个人的气场却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
光是坐在那里,就让人不敢小觑。
程处默、秦怀道、房遗爱这帮小子,被安排在了离主桌不远的位置。
他们一个个挺着胸膛,腰杆笔直,享受着周围投来的那些羡慕、敬畏的目光,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看见没?那是我大哥!”
程处默喝得满脸通红,压低了声音,对着旁边一个不怎么熟的勋贵子弟吹嘘,“天策上将!
跟陛下当年一个封号!
牛不牛?”
“牛,牛……”
那勋贵子弟哪敢说不牛,只能陪着笑脸,一个劲地点头。
这帮兄弟们,沉浸在衣锦还乡的巨大喜悦中,一个个都有些飘了。
酒过三巡,歌舞渐起。
李世民看着下方热闹的景象,又看了看身边那个应付自如,已经颇具帝王之相的儿子,心中感慨良多。
他端起酒杯,站起身。
喧闹的广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位帝王的身上。
“今日,设宴于此。”
李世民的声音,洪亮而又威严,传遍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一为,庆我大唐将士,西征凯旋,扬国威于万里之外!”
“二为,贺我大唐太子,李承乾,立不世之功,安社稷,定乾坤!”
“众卿,与朕同饮此杯!
为大唐!
为太子!”
“为大唐!
为太子!”
广场上,所有人齐齐起身,高举酒杯,山呼响应。
声浪,如同海啸一般冲天而起,仿佛要将这天上的星辰都给震落下来。
李承乾也站起身,向着李世民,向着在场的所有人遥遥举杯,然后一饮而尽。
待众人落座,宴会的气氛,被推向了最高潮。
就在这时,李承乾却缓缓站起了身。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太子殿下,这是要做什么?
只见他走到广场中央,对着李世民,深深一揖。
“阿耶,儿臣有事启奏。”
李世民眉头一挑,有些意外。
在这种场合,这小子又要搞什么名堂?
“说。”
“儿臣以为,西征之功,非儿臣一人之功,乃是陛下运筹帷幄,三军将士用命,后方百官戮力同心之果。
如今西域已定,波斯结盟,丝路畅通。
然,万里疆域,信息不通,政令难达,此乃心腹大患。”
李承乾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自撒马尔罕至长安,快马急报,需半月之久。
若边关有警,待朝廷知晓,早已贻误战机。
若地方有灾,待朝廷赈济,百姓已流离失所。”
“信息之迟滞,已成为制约我大唐,进一步展的最大桎梏。”
在场的官员们,都纷纷点头。
太子殿下说的,是实情。
大唐的疆域,实在是太辽阔了。
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从漠北草原,到南海诸岛。
如此广袤的土地,仅仅依靠传统的驿站体系来传递信息,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故而,儿臣恳请陛下,准许儿臣,启动一项新的计划。”
李承乾抬起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