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阿耶想你了(1 / 2)

加入书签

承天门广场上的那场公审和行刑,其带来的震撼,远远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它就像一场十二级的思想大地震,彻底颠覆了长安城,乃至整个大唐百姓,数百年来的固有认知。

第二天,《大唐日报》长安总号,用一整个版面,刊登了一篇石破天惊的报道。

标题,简单粗暴,充满了李承乾式的嚣张风格。

《妖道欲焚城,太子笑谈间,化天火为祥瑞!

——格物院带你揭秘“重阳火龙舞”

背后的科学!

这篇报道,由格物院席大博士李淳风,和《大唐日报》总编,联合执笔。

文章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配上大量精美的插图,将“焚城”

阴谋和“水淹火龙”

的反制计划,掰开了,揉碎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从“天一真油”

的化学成分分析,到“高压水力消防系统”

的工程原理。

从袁守诚愚昧的“风水龙脉”

之说,到太子殿下“人道即天道”

的伟大论断。

每一个细节,都展露无遗。

这篇文章,瞬间就在整个大唐炸开了锅。

那些原本对“重阳火龙”

之事,还抱有几分敬畏和疑惑的百姓,在看完这篇报道后,彻底恍然大悟。

“我的天!

原来是这么回事!

我还以为真是神仙显灵了呢!”

“什么神仙!

这明明是太子殿下的神机妙算!

比神仙还厉害!”

“你们看到那张地下管道的图了吗?红蓝两套,一套排污,一套消防!

太子爷在几年前修下水道的时候,就算到了今天!

这是人能想到的事儿吗?”

“太可怕了!

那个叫袁守诚的妖道,在太子爷面前,简直就像个三岁小孩!

被玩得团团转啊!”

“何止是玩!

你们没看报纸上说的吗?太子爷说了,之所以要等他点火,就是为了借他的手给全长安的百姓放一场‘科普烟花’!

诛心!

这才是真正的诛心啊!”

“以后谁还敢信那些神神叨叨的玩意儿?信太子,信格物,才是正道!”

长安城的街头巷尾,茶馆酒肆,到处都在议论着这件事。

百姓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他们涌向报社,将加印了数次的《大唐日报》抢购一空。

他们围在格物院的门口,想亲眼看看那些“变水为火”

、“隔空取物”

的“科学仙术”

甚至,就连东宫的门口,都挤满了前来“瞻仰圣迹”

的百姓,搞得守卫的羽林军,头都大了。

这场风波,很快就从长安,蔓延到了全国。

随着一份份报纸,通过四通八达的官道和驿站,送往大唐的每一个州,每一个县。

李承乾的名字和他那神乎其技的“火龙舞”

传说,传遍了九州四海。

在南方的稻田里,在北方的牧场上,在东海的渔船上,在西域的驼队中……

无数的评书人、说书先生,将这段故事改编成了各种各样,脍炙人口的版本。

有的说,太子殿下是文曲星下凡,能掐会算,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有的说,太子殿下是真武大帝转世,掌管水火,妖魔鬼怪,见了他都得绕道走。

更夸张的,说太子殿下根本就不是凡人,而是天上的神仙,下来体验生活的。

一时间,李承乾的声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近乎神话般的高度。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功勋卓着,能力凡的储君。

他成了大唐百姓心中,一个无所不能的活着的传奇,一个代表着智慧、力量和未来的,精神支柱。

……

太极宫,甘露殿。

李世民看着百骑司呈上来的,关于各地民间反应的情报汇总,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的表情,很复杂。

有欣慰,有骄傲,但更多的,是一种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淡淡的忧虑。

“辅机,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将手中的情报,递给了身旁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快地浏览了一遍,脸上也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情报上说,在某些偏远地区,甚至已经出现了百姓自为太子殿下修建生祠,日夜供奉香火的现象。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对于一个储君来说,声望太高,功劳太大,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当他的声望,已经开始带上“神话”

色彩的时候。

这会动摇国本。

因为,大唐,只能有一个“神”

那就是,皇帝。

长孙无忌沉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