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老李的骄傲(1 / 3)

加入书签

太极宫,两仪殿。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手里把玩着一个从东宫丽正殿盘龙柱龙口里取出来的,造型奇特的黄铜钥匙。

他已经盯着这把钥匙,看了足足半个时辰了。

殿下,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徵等一众核心大臣,垂手而立,谁也不敢先开口说话。

他们都在等。

等皇帝陛下,从那种混杂着暴怒、后怕、震惊、狂喜的复杂情绪中,彻底缓过神来。

“所以……”

终于,李世民开口了,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

“所以,那个逆子,在朕的脚底下,在皇宫的最深处,埋了一个连接着渭河的巨大水龙头?”

“而且,控制这个水龙头的钥匙,就藏在东宫的柱子里?”

“而我们这满朝文武,包括朕在内,这么多年,就像一群傻子一样,每天在这东西上面,走来走去,办公,睡觉,上朝?”

房玄龄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躬身道:“回陛下,正是如此。

根据太子殿下留下的图纸,这套‘城市级高压水力消防与反制系统’,才是他当年力排众议,修建长安地下管网的真正目的。”

“好一个‘真正目的’!”

李世民气得笑了起来,他把那把黄铜钥匙往龙案上重重一拍。

“他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阿耶!

还有没有大唐的王法!”

“这么大的事情,足以颠覆整个长安城的事情,他竟然敢瞒着所有人!

他想干什么?啊?他是不是哪天看朕不顺眼,也想用水把朕的太极宫给淹了?!”

皇帝的咆哮,在两仪殿内回荡。

大臣们一个个噤若寒蝉,把头埋得更低了。

这话没法接。

谁敢接,谁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魏徵这个头铁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点什么“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之类的大道理,但看了看皇帝陛下那张已经涨成猪肝色的脸,最终还是明智地选择了闭嘴。

现在上去劝,纯属找骂。

泄,是需要时间的。

李世民喘着粗气,在龙椅上坐立不安,他越想越气,越想越后怕。

如果……如果房玄龄他们没能解开太子留下的谜题呢?如果那把钥匙没能及时找到呢?

他不敢再想下去。

“陛下,息怒。”

长孙无忌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慢悠悠地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此举,虽然……嗯,虽然有些独断专行,但其本心,是为了守护长安,守护陛下,守护大唐的江山社稷啊。”

长孙无忌不愧是玩弄人心的老手,一开口,就直接把李承乾的行为,拔高到了“忠君爱国”

的高度。

“您想啊,如此重要的国之重器,关系到整个京城安危的最终底牌,若是知道的人多了,难保不会泄露出去。

太子殿下选择独自一人,背负起这所有的秘密和压力,这恰恰说明,他心中,只有家国,没有自己啊!”

“这是一种何等的担当!

何等的深谋远虑!”

这番话,说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连旁边站着的杜如晦,都忍不住想给自己的老搭档点个赞。

黑的都能让你说成白的,不愧是你,长孙辅机。

李世民的脸色,果然缓和了不少。

是啊,那小子虽然混账,但他的心,是向着自己,向着大唐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

“再者说,陛下。”

长孙无忌继续拱火,“经此一役,太子殿下不仅将‘蛰龙’这颗毒瘤连根拔起,更是用一场匪夷所思的‘火龙舞’,将一场弥天大祸,转化为了天降祥瑞。”

“如今,长安城内,乃至整个关中,都在传颂太子殿下的神机妙算,称其为‘在世神仙’,能驱使水火,言出法随。

百姓们对朝廷的信心,对您的敬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对于稳固人心,震慑宵小,其效果,远胜于十万大军啊!”

长孙无忌的话,就像一剂强效镇定剂,精准地注入了李世民的心里。

他最在乎的是什么?

是皇权,是民心,是江山永固。

李承乾的这番操作,虽然过程让他心惊肉跳,但结果,却是他最想看到的。

他这个皇帝的脸上有光,他李家的江山,稳如泰山!

“哼!”

李世民重重地哼了一声,但任谁都看得出来,他已经不生气了。

他拿起那份从撒马尔罕来的,关于“世界标准”

计划的详细阐述电报,又看了一遍。

货币标准、度量衡标准、信息标准、工程金融标准……

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一种让他这个天可汗都感到心惊胆战的,无上霸气。

这是在……制定规则。

制定一个由大唐主导的,全新的,世界秩序!

他的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