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o章 大唐国家安全法(1 / 2)

加入书签

太庙前的对峙,最终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收场。

汉王李元昌等人精心策划的悲情大戏,被愤怒的民众和悲痛的家属们冲击得体无完肤。

他们被自己的口水和百姓的怒骂淹没,所谓的“祖宗家法”

,在一百多条人命的重量面前,被碾压得粉碎。

当金吾卫赶到“维持秩序”

时,几位亲王早已没有了半分皇室威仪,一个个衣衫不整,满身尘土,如同丧家之犬,被狼狈地“保护”

了起来。

李承乾没有停手。

他趁热打铁,命《大唐日报》连夜加印,头版头条,便是太庙前那震撼人心的一幕。

一张由宫廷画师现场绘制的插画,占据了半个版面——痛不欲生的老妇,面目狰狞的亲王,漫天飞舞的牌位,和周围一张张愤怒的脸。

插画之下,是那句振聋聩的质问:“我们的爹娘儿女,就不是人吗?”

报纸的另一版,则毫不留情地将从“织心者”

处缴获的账本、密信的关键部分,以影印的形式公之于众。

汉王等人与外敌勾结,出卖大唐利益换取金钱的铁证,清清楚楚地摆在了全天下人的面前。

这一下,彻底击碎了他们最后一块遮羞布。

甘露殿内。

李世民摊开最新的《大唐日报》,目光落在那句被特意放大的血色标题上,久久没有言语。

他仿佛能听到那位老妇人嘶哑的哭喊,能看到那一百多个家庭破碎后的悲伤。

最终,他缓缓地从御案的暗格中,取出了一枚代表着最高决断权的纯金令牌。

这枚令牌,自他登基以来,动用的次数屈指可数。

他将令牌递到早已等候在殿下的李承乾面前。

“此事,全权交由你处置。”

李世民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看着自己这个已然能独当一面的儿子,眼神复杂。

“朕,只要一个结果。

一个能让那一百多个冤魂安息,让天下百姓信服的结果。”

三日后,长安西市广场。

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整个西市连同周围的十几条街巷,都被围得水泄不通。

自大唐立国以来,长安城还从未有过如此万众瞩目的时刻。

广场中央,一座临时搭建的丈高木台上,李承乾身着太子常服,端坐正中。

他的身后,是那两千名神情肃穆,胸前佩戴着白花的“大唐陪审团”

“带人犯!”

随着一声高喝,汉王李元昌等一众宗亲罪犯,被押上了高台。

他们曾经高贵的头已被剃去,象征身份的华服换成了最耻辱的囚衣,手脚都戴着沉重的镣铐。

当他们被粗暴地按跪在高台上,第一次在万民的审视下,被迫低下那曾经高傲的头颅时,人群中爆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

“肃静!”

房遗爱身着一身特制的黑色法袍,走上前来,他今日的身份,是代表大唐的公诉人。

他展开一卷长长的卷宗,用洪亮的声音,当众宣读罪状。

“罪人李元昌,勾结西域胡商,恶意做空皇家银行,致使国家金融动荡,其罪一也!”

“罪人李神通,暗中指使前隋‘枭’组织,以强水腐蚀枕木,制造‘一线天’惨案,致我大唐百余名工匠、兵士无辜惨死,其罪二也!”

“罪人李孝通……阴谋刺驾,意图谋逆,其罪三也!”

……

一条条,一款款,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房遗爱每念完一条,便有百骑司的校尉将相关的物证,如账本、密信、毒药、凶器等,高高举起,展示给台下的万民和陪审团。

罪证确凿,铁案如山。

经过短暂的商议,陪审团的代表,一位在“一线天”

事故中失去了儿子的老工匠,颤抖着站起身,用嘶哑的声音宣布了裁定结果。

“我等,大唐陪审团,一致裁定:所有罪名,成立!”

“斩了他们!”

“杀了这帮畜生!”

台下万民欢呼,群情激愤,所有人都以为,接下来便是喜闻乐见的斩示众环节。

就在此时,李承乾缓缓站起身。

他抬手虚按,喧嚣的广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年轻的太子身上。

“孤今日,不取尔等性命。”

李承乾的声音通过数个铁皮喇叭,清晰地传遍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因为,简单的死亡,对你们来说,是一种解脱。

太便宜你们了。”

他目光扫过台下,扫过那些翘以盼的百姓,随即高声宣布:

“孤在此宣布,自今日起,颁行《大唐国家安全法》!

次以律法形式,将‘危害国家安全罪’写入我大唐法典!

凡犯此罪者,无论身份,王子与庶民同罪!”

“依据新法,孤,判决如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