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杀还是不杀(1 / 2)

加入书签

房玄龄也叩道:“陛下,长孙大人所言甚是。

为今之计,不若先将几位王爷圈禁于府,削其兵权,收其护卫,对外只称其‘暴病’。

如此,既能惩戒其行,又能保全皇家颜面,稳住天下人心,实乃万全之策。”

殿内一众重臣,无论是真心为国,还是害怕引火烧身,此刻都纷纷附和,言辞恳切,核心意思只有一个:家丑不可外扬。

李世民瘫坐在龙椅上,闭上了眼睛。

他想将那些胆敢与外敌勾结、意图颠覆他江山的兄弟碎尸万段,可长孙无忌的话却如魔咒般在耳边回响。

宗室动乱,那是比外敌入侵更可怕的梦魇。

他自己,就是踏着兄弟的鲜血走上这至尊之位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份血腥和恐怖。

杀,还是不杀?

殿内陷入一片死寂,只听得到众人压抑的呼吸声和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响。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个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阿耶。”

是李承乾。

他从头到尾都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一个局外人。

“若按诸位大人的意思办,那儿臣这五年来做的一切,便都成了个笑话。

这第二个五年计划,即刻废了吧。”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李世民猛地睁开双眼,怒视着自己的儿子:“逆子!

你胡说八道些什么!”

“儿臣没胡说!”

李承乾上前一步,竟是丝毫不惧地迎上了李世民那要杀人般的目光。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我大唐的根基是什么?以前,是关陇的门阀,是五姓七望的世家。

可现在呢?”

他环视了一圈殿内神情各异的大臣们,朗声道:“现在,是我皇家银行的信用!

是那千千万万购买了铁路债券,把血汗钱存进银行,信任朝廷、信任我们李家的百姓!

这,才是我大唐新的根基!”

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凌厉的质问。

“这些宗亲,我李家的王爷,他们勾结胡商,做空大唐,砸的是谁的锅?是您李世民的锅?不!

是那千千万万信任我们的百姓的锅!

他们要毁的,是民心!

是信用!”

“今天我们能因为他们姓‘李’,就找个‘暴病’的由头轻轻放下,那明天呢?明天谁还敢信我们的债券?谁还敢把一个铜板存进皇家银行?谁还敢跟着儿臣去开创那个所谓的大航海时代?!”

李承乾猛地从怀里掏出一份《大唐日报》,正是报道“一线天”

惨案后续的那一期。

他看也不看,直接将报纸狠狠地摔在了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

“这一百多条人命!

他们哪个不是爹生娘养的?难道就因为害死他们的凶手是您的兄弟,是儿臣的叔伯,他们就白死了吗?!

他们的家人,就活该哭瞎了眼睛,连个公道都讨不回吗?!”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一记记耳光,火辣辣地抽在殿内所有主张“家丑不可外扬”

的大臣脸上。

更像是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李世民的心口。

他想起了太子建立起来的那个庞大而精密的金融帝国,想起了那些踊跃购买债券的百姓,想起了“远航号”

出海时万众欢呼的场面。

他陡然惊觉,太子说得对,这一切的基石,脆弱得乎想象,它不建立在刀枪之上,而是建立在虚无缥缈,却又重于泰山的两个字上——信用。

李承乾不给李世民留下太多思考的时间,他知道,对付自己这个阿耶,必须一鼓作气。

“此事,不能私了,必须公审!”

他抛出了自己的方案,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巨石,砸得整个甘露殿都在摇晃。

“地点,不在大理寺,不在刑部,就在长安西市的广场上!

让全长安的百姓都看着!”

“审判者,不是三法司的官员,而是由一千名购买了长洛铁路债券的股民,一千名在挤兑风波中没有抛售存单的储户,以及‘一线天’所有死难者的家属,共同组成的‘大唐陪审团’!”

“疯了!

太子殿下疯了!”

长孙无忌第一个失声惊呼,他被李承乾这石破天惊的想法吓得脸色惨白。

把李氏的亲王,拉到市井之中,让一群泥腿子来审判?这不光是把皇家的颜面放在地上踩,这简直是刨了李氏的祖坟啊!

“胡闹!

简直是胡闹!”

“国法何在?体统何在?”

群臣哗然,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李承乾却对这些声音充耳不闻,他只是死死地盯着龙椅上的李世民,那目光中燃烧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火焰。

“阿耶,时代变了!”

他的声音压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