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o章 孤说的话就是道理(1 / 3)
段纶一个激灵,从太子那吓人的眼神中回过神来,躬着身子,脸上满是苦涩:“殿下,不是臣不愿……只是……只是这……”
他指着图纸上那个古怪的罐子,艰难地组织着语言:“这往铁水里吹气,使其降温凝固,这是金石之道的常理。
臣等一辈子与炉火金石为伴,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过如此炼钢之法。
若是……若是一炉上千斤的铁水因此凝固报废,这……这罪责……”
“罪责孤担着。”
李承乾挥了挥手,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显得有些不耐烦。
“孤问你有没有问题,不是在问你怕不怕担责任。”
他环视了一圈那些低着头,满脸写着“不信、不解、不敢”
的工匠们,冷笑一声。
“你们的常理?”
他拿起那张转炉草图,像是拿着一道圣旨,“你们的常理,就是耗费三个月,几百个好手,敲敲打打,才能出五千斤百炼钢。
而孤的铁甲舰,光是一艘‘镇远号’的龙骨和装甲,就需要二十万斤!
你们用你们的‘常理’算算,造一艘船,要几年?造一支舰队,要不要等到我孙子登基?”
一番话,问得所有工匠哑口无言,一个个面红耳赤,头埋得更低了。
是啊,太子的要求,用他们现有的法子,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既然你们的常理已经没用了,那就把它抛到脑后去!”
李承乾将图纸重重拍在桌上,“从今天起,在军器总监,孤的道理,就是唯一的道理!
孤说它能成,它就必须成!”
秦怀道和房遗爱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李承乾走到那名先前开口的胡须花白老师傅面前,这老师傅叫周平,是大唐资格最老的匠师之一,一辈子都在为皇家督造兵器,连李世民见了他,都要客气地称一声“周老丈”
。
“周老丈,你方才说,炼铁去杂,靠的是高温捶打,对吗?”
李承乾的语气缓和了一些。
周平壮着胆子抬起头,恭敬地回答:“回殿下,正是如此。
生铁性脆,杂质甚多,需反复折叠锻打,将杂质逼出,方能百炼成钢。”
“那杂质是什么?”
李承乾又问。
“是……是铁中无用之物,多为炭屎、土渣……”
周平凭着经验回答。
“说对了一半。”
李承乾笑了笑,他拿起一根木炭,在旁边的木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碳”
字。
“生铁之所以脆,是因为里面的‘碳’太多了。
就像一碗粥里,米太多了就成了干饭,硬邦邦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多余的米,也就是这个‘碳’,给弄出来。
你们用锤子打,一点点把‘碳’逼出来,效率太慢了。”
他指了指转炉图纸上的吹风口:“而孤这个法子,是让‘碳’自己烧掉!”
“烧掉?”
所有工匠都愣住了,包括段纶在内,都露出了匪夷所思的表情。
“没错!”
李承乾的声音陡然提高,“你们以为往铁水里吹气,吹的是冷风?不!
孤吹的是火!
是能助燃的‘气’!
铁水里的‘碳’,本身就是最好的柴火!
只要给它足够的风,它就会自己燃烧起来,出比炉火还要高的温度!
它把自己烧掉,把铁水烧得更热,顺便还把其他的杂质也烧成灰,变成火焰喷出来!
这不比你们用锤子敲来得快?”
一番通俗易懂的解释,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众人混沌的脑袋。
自己……烧自己?
铁水里的杂质是柴火?
这个想法太过惊世骇俗,太过颠覆认知,以至于这些浸淫此道一生的工匠们,一时间脑子都转不过弯来。
看着他们一个个呆若木鸡的样子,李承乾知道,光说不练假把式。
“理论听不懂,那就用眼睛看!”
他转身对殿外的内侍喊道:“来人!
去把院子里的那个大花盆给孤搬过来,把土倒了!
再去找些耐火的黏土和砖块来!
还有,把东宫厨房那个最大的风箱给孤抬过来!”
命令一下,东宫的内侍和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
没过多久,一个巨大的陶制花盆被清空,搬到了丽正殿中央的空地上。
各种砖石、黏土也堆放在一旁。
“殿下,您这是要……”
段纶看着这架势,有点懵了。
“就在这儿,给你们造一个最小号的转炉。”
李承乾脱下自己的外袍,随手扔给房遗爱,竟是打算亲自上手。
“太子哥,这……这使不得啊!
您千金之躯,怎能干这种粗活!”
房遗爱急了,抱着太子的袍子手足无措。
“少废话,让你拿着就拿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