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我儿承乾有大帝之子(1 / 2)

加入书签

贞观十三年,秋。

渤海之上,天高云淡,海风中已经带上了几分沁人的凉意。

一支规模空前的庞大舰队,正以一种威严而沉稳的姿态,自东向西,缓缓驶来。

为的,正是那艘如海上巨兽般的“镇远号”

它的船身侧舷,炮窗紧闭,但那一个个黑洞洞的窗口,依旧散着令人心悸的沉默。

与出征时的锐气逼人不同,此刻的舰队,多了一份返航的厚重。

将士们的脸上,少了初战时的兴奋与紧张,多了几分百战余生的疲惫和深入骨髓的骄傲。

他们中的许多人,靠在船舷上,眺望着西方那道模糊而亲切的海岸线,眼神复杂。

有人在笑,有人在沉默,有人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擦拭着怀中那枚刻着家人名字的木牌。

李承乾站在“镇远号”

的舰艏,海风吹动着他玄色的太子常服,猎猎作响。

他的目光平静地掠过海面,掠过那些跟随在主力战舰之后,吃水线低得吓人的巨大运输船。

那些船上,没有一兵一卒,只有一箱箱被封得严严实实,却依旧仿佛能透出金光的沉重木箱。

东瀛的硝烟,已经留在了身后。

那个被他亲手命名为“东瀛省”

的岛屿,此刻正由今川义范那条新上任的“省长”

和天海那个聪明的和尚,在侯君集率领的一万驻军的“监督”

下,开始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改造”

而他,大唐的太子,需要从一个冷酷的征服者,重新变回一个帝国的储君。

“太子哥,快看!

是登州!

俺看到登州的水师大营了!”

程处默那标志性的大嗓门打破了甲板上的宁静。

他像个孩子一样,指着远处海平线上出现的黑点,兴奋地又蹦又跳。

尉迟宝林、秦怀道、李震等人也纷纷涌到船舷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回家了。

这个念头,像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所有人心中最后的疲惫。

当庞大的舰队缓缓驶入登州港时,整个港口,彻底沸腾了。

码头上,早已是人山人海。

得到消息的登州官吏、将士家属、闻风而来的商贾百姓,将整个港口堵得水泄不通。

当他们看到那近三百艘巨舰组成的钢铁森林,看到那面在“镇远号”

主桅杆上高高飘扬的金色龙旗时,积蓄已久的狂热情绪,瞬间被引爆。

“太子殿下千岁!

大唐万年!”

“威武!

威武!

威武!”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如同惊涛拍岸,一浪高过一浪,直冲云霄。

李承乾在郑和与一众水师将领的簇拥下,走下舷梯。

他没有说话,只是对着那一张张激动、崇拜、狂热的面孔,缓缓抬起手,轻轻一压。

喧嚣的港口,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年轻的太子身上。

“将士们,回家了。”

简单的一句话,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能触动人心。

无数铁血汉子,瞬间红了眼眶。

然而,真正的震撼,才刚刚开始。

随着李承乾的命令,一艘艘巨大的运输船,开始依次靠岸。

当船舱打开,码头上早已等候多时的辅兵们,开始将一口口沉重的木箱,从船上抬下来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哐当!”

一口木箱因为绳索不稳,从半空中滑落,重重地砸在石板地上,箱板瞬间碎裂。

刹那间,一片刺眼的金光,从破碎的箱子里迸射而出。

无数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金块、金条、金砂,如同金色的瀑布,倾泻而出,在秋日的阳光下,反射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芒。

“嘶……”

整个码头,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所有人都疯了。

人们的眼睛瞪得滚圆,死死地盯着那堆积成山的黄金,喉咙里出无意识的“嗬嗬”

声。

那已经不是财富,而是一种足以碾碎人理智的视觉冲击。

这,仅仅是开始。

一口,两口,十口,一百口……

当数百艘运输船的舱门全部打开,当数万口一模一样的木箱,如同小山一般,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登州港的空地上时,整个世界,仿佛都失去了声音。

空气中,只剩下黄金那冰冷而又炙热的芬芳。

三天后。

一支前所未有的“黄金军团”

,从登州出,浩浩荡荡,向着长安进。

一千辆专门加固过的四轮马车,满载着金银珠宝,在官道上排开,绵延十里不绝。

三千名刚刚从东瀛战场归来,煞气尚未散尽的玄甲军,如黑色的潮水,护卫在车队的两侧。

他们的眼神冷漠而警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