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第一批战利品抵达(1 / 2)
中臣镰足连滚带爬地被赶出了大帐,身后那二十几个精心挑选的“倭国美人”
,也一个个失魂落魄地被推搡了出去。
她们或许到死也想不明白,为何代表着高贵与美丽的妆容,到了天朝上国这里,竟成了惹人笑的丑角。
“哎哟……不行了……太子哥,俺的肚子……”
程处默一边笑一边喊,“那黑牙齿,那白脸蛋,还有那没毛的眉毛……俺老程活了这么大,头一回见着能把人丑得乐出声的!”
李承乾端着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等到帐内的笑声渐渐平息,他才不紧不慢地放下茶杯,淡淡道:“笑够了?”
程处默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土,嘿嘿傻笑着挠了挠头:“够了够了,太子哥,主要是……太好笑了,俺实在没忍住。”
“好笑吗?”
李承乾的目光扫过众人,“孤却觉得,一点都不好笑。”
众人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有些不解地看着太子。
李承乾站起身,缓缓走到那张巨大的倭国堪舆图前,手指在平安京的位置上轻轻敲了敲。
“苏我氏送来的这些金银和女人,你们以为是求和?”
他摇了摇头,“不,这是试探,也是拖延。”
“他们送来的金银,看似不少,但与整个倭国的财富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
他们是想用这点甜头,来试探我们的胃口,看看我们是不是给点好处就能打走。”
“至于那些女人……”
李承乾嗤笑一声,“审美不同,不提也罢。”
听到这里,帐内众将的脸色都沉了下来。
刚刚还觉得滑稽可笑的事情,经过太子这么一分析,瞬间就变了味。
“他娘的!
这帮倭人孙子,心眼子还真多!”
程处默一拳砸在自己的掌心,恶狠狠地骂道。
李靖抚着胡须,点了点头,神情凝重:“殿下所言极是。
苏我氏此举,名为求和,实为缓兵之计。
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时间,可以让他们集结更多的兵力,转移更多的财富,甚至……煽动更多的倭人,与我军为敌。”
“卫国公说得对。”
李承乾转过身,目光灼灼,“所以,我们最不能给他们的,就是时间。
但,我们也不能急。”
“还是按照之前以倭制倭的策略。”
他挥了挥手,“接下来先进行休整,令全军,就地休整三日。
让将士们好生歇息,把兵器擦亮,把伤养好。
告诉他们,很快,就有更大的富贵,在等着他们。”
“是!”
“另外,”
李承乾看向一直站在角落里,如同影子般的郑和,“郑提督。”
“末将在。”
郑和上前一步。
“送回长安的第一批船队,算算时日,也该到了吧?”
郑和躬身道:“回殿下,按照行程,若无风浪耽搁,最迟明日,船队便可抵达登州。
信使快马加鞭,三日之内,捷报与金银样品,必达长安!”
“好!”
李承乾的眼中,终于露出了一丝期待的光芒,“孤很想看看,当长安的那些达官显贵,还有那些天天跟孤杠的御史言官们,看到那雪花花的银子时,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他走到大帐门口,掀开帘子,望着东方,那是大唐的方向。
海风吹来,带着一丝咸腥,也带着一丝凉意。
李承乾负手而立,嘴角微微上扬,“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夜色渐深,大营之中,篝火点点。
尉迟宝林的营帐里,他正龇牙咧嘴地被随军郎中换药。
那烙铁烫出来的伤疤,虽然已经结痂,但看起来依旧狰狞可怖。
“他娘的,疼死俺了!”
尉迟宝林嘴上骂骂咧咧,但心里却美滋滋的。
太子殿下亲自给他上的药,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程处默和秦怀道坐在一旁,一个在啃着羊腿,一个在擦拭着自己的宝剑。
“宝林,你就知足吧。”
程处默含糊不清地说道,“太子哥说了,那什么石见银山,让你带人去看矿。
那可是个肥差,到时候金子银子,还不是你想怎么捞就怎么捞?”
“嘿嘿,那是。”
尉迟宝林一听这个,顿时觉得伤口都不那么疼了,“等俺回了长安,非得用金子打一个马桶!
天天坐上头,看看谁还敢说俺老尉迟家是粗人!”
秦怀道听着他们俩的浑话,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眼中却也带着笑意。
他望向中军大帐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太子殿下想必又在通宵达旦地研究军情。
跟着这样的主帅,虽然时常会感到心惊肉跳,但更多的,是兴奋。
贞观十三年,初夏。
长安城,一如既往地繁华而躁动。
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