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o章 纳妾入选已定(1 / 2)
长孙皇后看着下方两个风姿各异,却同样出众的女子,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她也不再兜圈子,凤目含笑,声音温和却不失威严。
“都很好。”
她缓缓开口,目光扫过殿内所有紧张的少女,“武家媚娘,聪慧敏锐,堪为太子臂助;英国公义女杨曦,性情坚毅,可护东宫周全。
传本宫懿旨,册封武氏媚娘、李氏杨曦为东宫良娣,择吉日入主东宫。
其余人等,皆有赏赐,各自归家吧。”
一言既出,尘埃落定。
武媚娘心中狂喜,却强行按捺住,面上只露出恰到好处的激动与感激,与杨曦一同叩谢恩:“臣女,谢皇后娘娘天恩!”
杨曦的心跳得如同擂鼓,她偷偷抬眼,与武媚娘对视一眼,看到了对方眼中同样的喜悦与羞赧。
从今往后,她们便是一家人了。
而她们身后,那十几个精心打扮的世家贵女,则像是瞬间被抽走了所有力气。
她们的脸上,嫉妒、错愕、不甘、失落,种种情绪交织,精彩纷呈。
尤其是几个顶级世家的嫡女,她们从小被当做未来的皇后或贵妃培养,何曾受过这等挫败?此刻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两个“平平无奇”
的女子,一步登天。
可偏偏,她们作不得。
……
与此同时,张玄素府上。
这位刚正不阿的张大夫,听闻太子纳了两位良娣,其中一位是身份不明的江湖女子后,当即勃然大怒。
“荒唐!
简直是荒唐至极!”
他奋笔疾书,又一篇弹劾奏疏一挥而就。
“……太子殿下身为国本,选妃之事,关乎社稷传承,岂能如此儿戏!
李氏杨曦,来历不明,竟以新贵之女充数,实乃滑天下之大稽!
此举,置朝廷礼法于何地?置百年世家于何地?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恳请陛下明察,收回成命,为太子殿下另择贤良……”
写完之后,张玄素只觉得神清气爽,匡扶社稷、拨乱反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他小心翼翼地将奏疏收好,然后,又撕了,为啥,因为突然想起这事儿好像是长孙皇后拍板的
看着眼前的碎纸,好一会儿他才唤来管事。
“老张啊。”
“老爷,您吩咐。”
张玄素压低了声音,狗狗祟祟问道:“那个……《大唐日报》上说的西部大开,你看了吗?”
管事连忙点头:“看了看了,老爷,外面都传疯了,说去吐蕃能大财呢。”
“胡说!
一派胡言!”
张玄素立刻板起脸,义正词严地呵斥道,“此乃太子殿下好大喜功,妄图耗空国库之举!
吐蕃乃不毛之地,迁徙百姓,修建驰道,靡费何止亿万?此乃取乱之道也!
我明日就要上疏,劝谏陛下,万万不可行此下策!”
管事唯唯诺诺,不敢接话。
张玄素训斥完了,话锋一转,声音又压低了八度,凑到管事耳边:“不过嘛……太子殿下虽然胡闹,但他那个银行,行的那个什么‘西部建设债券’,据说利息不低?”
管事一愣,随即心领神会:“回老爷,是不低,据说比之前的大学债券利息还高半成。”
“咳咳!”
张玄素干咳两声,老脸微微一红,从袖子里摸出一张大额存单,塞到管事手里,一本正经地吩咐道:“咱们家,也要为国分忧嘛。
你,拿着这个,去……去买一点那个债券,就当是……就当是支持朝廷了。
记住,此事万不可声张!
要低调,低调懂吗?”
管事憋着笑,重重地点了点头:“懂,懂,老爷高义!”
张玄素满意地挥了挥手,转身回屋,端起一杯从太子名下茶楼买来的新茶,惬意地品了一口。
嗯,虽说太子还是望之不似人君,干的那些事儿也总是离经叛道,但一边弹劾太子一边赚太子钱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
甘露殿。
李世民看着手中关于东宫选妃结果的奏疏,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这个逆子”
他将报告扔在桌上,对一旁的王德说道,“他那个‘西部大开’的计划,动静太大了。
三十万户,上百万人的迁徙,贯穿高原的水泥路……这可不是建个大学城那么简单。
此事,必须有一个万分可靠,又有足够能力的人去主持,否则,稍有差池,便是泼天的大祸。”
他沉吟片刻,看向李承乾所在东宫的方向,喃喃道:“朕倒要看看,你这个逆子,能给朕找出个什么样的人来,挑起这副担子。”
东宫,承庆殿。
李承乾正斜躺在软榻上,手里拿着一根狗尾巴草,优哉游哉地逗弄着怀里一只波斯猫。
对于自己刚刚“喜提”
两位如花似玉的良娣这件大事,他表现得倒是云淡风轻。
这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