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o章 青史留名族谱单开的诱惑(1 / 2)

加入书签

而此刻的李承乾,正躲在城郊的别院里,欣赏着自己的最新杰作。

晶莹剔透的琉璃瓶中,盛放着清亮如水的液体。

李承乾晃了晃瓶子,对着阳光,颇为得意。

“三宝。”

“殿下。”

“去,给宫里送一批过去,告诉阿耶,就说这是儿臣孝敬他的。

另外,再给程伯伯、尉迟伯伯他们府上,也都送一些。”

“喏。”

“对了,”

李承乾叫住三宝,补充了一句,“告诉他们,这酒,名叫‘燎原’。”

“喝了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号外!

号外!”

“《大唐日报》最新增刊!

皇家特供‘燎原’酒横空出世,英国公李积亲笔题词——‘饮此一杯酒,壮我大唐魂!

’”

长安城的清晨,再次被报童们清脆的嗓音所唤醒。

市民们好奇地从报童手中买过那还散着墨香的报纸,头版头条,赫然是一幅精美的插画。

画中,是一个造型典雅的琉璃瓶,瓶身晶莹剔剔透,瓶内酒液清澈。

瓶子旁边,是英国公李积那龙飞凤舞的题词,充满了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

报纸的内容,更是写得天花乱坠。

文章并未直接宣传酒有多好喝,而是讲述了一个故事。

故事说的是,大唐北征的将士,在滴水成冰的漠北苦寒之地,饱受风霜之苦,许多人甚至因此冻伤致残。

太子殿下心系边关,忧思难眠,遂集结天下名医方士,耗时数月,遍尝百草,终于研制出一种神异的烈酒。

此酒入口如一线火,瞬间传遍四肢百骸,能驱散最刺骨的严寒,令将士热血沸腾,战力倍增。

李世民闻之大喜,特赐名“燎原”

,寓意大唐军威,如烈火燎原,扫平四夷。

文章最后还特意提到,此酒酿造之法极为繁复,耗材甚巨,目前仅作为军中特供,用以犒赏有功将士。

这篇报道,写得是情真意切,荡气回肠。

一时间,长安城里议论纷纷。

“乖乖,太子殿下真是神人啊,连这等神酒都能造出来!”

“是啊,心系我大唐将士,真乃仁德之君!”

“可惜了,这等好酒,咱们是没福气喝到了。”

寻常百姓们,只是看个热闹,赞叹一番太子的仁德。

但那些真正的聪明人,却从这篇报道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耗材甚巨,军中特供?

不对,这酒,绝对不可能只供给军队!

……

东宫,书房。

房遗爱一脸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向李承乾汇报着银行最近的进展。

“太子哥,您是没瞧见那场面!

崔家那个老狐狸,真狠啊!

一口气砸了五千万贯!

眼睛都不眨一下!

现在咱们银行的库房都快装不下了!”

“还有那些商贾,一个个跟疯了似的,天天堵在银行门口,叫喊着要买咱们的债券。

我这‘房副行长’,现在出门都得绕道走,不然非被他们给生吞活剥了不可!”

房遗爱说得是口沫横飞,兴奋得脸都红了。

这种掌控着巨额财富,被人疯狂追捧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李承乾只是含笑听着,偶尔端起茶杯抿一口,神情淡然。

“太子哥,”

房遗爱终于说累了,一屁股坐下来,灌了一大口茶水,然后挠着头,问出了憋在心里许久的疑惑,“我就是想不明白,崔家那帮老狐狸,最近怎么都这么痛快?他们……难道就真的不怕您把他们的钱都给坑了?”

这问题,很实在,也很天真。

李承乾放下茶杯,没有直接回答他。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武媚和李红袖荡着秋千,嘴角不禁扬了起来。

“遗爱啊,这世间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规律。”

“啊?”

房遗爱伸着脖子,挠了挠头。

李承乾没管一脸懵逼的房遗爱,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日月交替,四季轮回,潮起潮落,皆有其道。

人,也是一样。

我们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有喜怒哀乐,有爱恨情仇,也都有自己的所求。”

他转过身,看着更加一脸懵懂的房遗爱,笑了笑。

“以前(我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说实话,也常常感到孤独,甚至有些恐惧。

因为这个时代对我来说,是陌生的。

但当你对它有了足够多的了解之后,你就不会再畏惧了。”

李承乾的眼神,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浩瀚无垠的历史长河。

感慨道:“历史这个东西,它太玄奥了,承载的东西也太多了。

它记述了无数人的一辈子,这些人,在各自的时代里,不断地挣扎,有的想出人头地,有的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