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为了天下女子的幸福拼了(1 / 2)

加入书签

长孙冲被李二奖赏的消息,很快就在长安城勋贵二代圈子里传开了。

众人一边嘲笑他种地,一边又对他能得太子爷和陛下另眼相看,羡慕不已。

而就在“贞观犁”

和“千斤赌约”

的热度尚未完全消退之际,“大唐纸业”

又搞出了大动静。

秦怀道代表“大唐纸业”

宣布:备受追捧的“贞观宣纸”

,因工艺复杂,产量有限,即日起暂停对外销售。

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大量出售。

此消息一出,哀嚎遍野。

那些还没抢到,或者只抢到一点点的世家豪门,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然而,没等众人从失落中缓过神来,“大唐纸业”

又推出了另一款名为“平民纸”

的新纸。

此纸质地虽不如“贞观宣纸”

那般细腻洁白,却也远胜市面上流通的麻纸、草纸,书写流畅,价格更是惊人——仅为市面上普通纸张的三分之一!

“这……这太子殿下是想做什么?”

“先是天价宣纸,如今又是平价好纸,真是让人看不懂。”

众人议论纷纷,而更让他们看不懂的还在后头。

李承乾又让秦怀道和房遗爱联手,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业务——书籍印刷权拍卖!

“诸位,诸位!”

房遗爱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手持一个简易的铁皮喇叭,唾沫横飞,“殿下说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为了弘扬文化,嘉惠士林,特拿出书籍印刷权进行拍卖!”

“每月十个名额!

价高者得!”

秦怀道在一旁言简意赅地补充。

规则很简单:每月拍卖十个书籍印刷名额,底价一百两银子。

拍得名额者,可指定一本书籍,由“大唐纸业”

旗下的印刷厂负责印刷,但每本书最多只能印一百本。

至于印刷费用和纸张费用,自然是另算的。

“这……这不是明抢吗?!”

张玄素听闻此事,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一百本就要一百两起拍?印刷钱和纸张钱还另算!

奸商啊!”

尽管张玄素骂骂咧咧,认为李承乾这是想钱想疯了,但第一次拍卖会现场,依旧是人山人海,长安城有头有脸的世家,几乎都派了人来。

原因无他,还是那“贞观宣纸”

闹的。

谁都知道,若是能用“贞观宣纸”

印制自家的传世之作或是珍本孤本,那不仅是光耀门楣,更是能让家族藏书品质提升数个档次。

一百本虽然不多,但用来收藏、赠送、或是给家族中最重要的子弟研读,却是绰绰有余。

“三百两!”

“五百两!”

“两千两!”

拍卖一开始,气氛便直接进入白热化。

价格节节攀升,让一旁的房遗爱咧着嘴直乐,钱啊,都是钱啊,这钱来的比我的勾栏还快!

最终,十个名额,最便宜的一个也拍出了一万两的高价,而最贵的一个,更是被博陵崔氏以二十万两的天价夺得!

一场拍卖下来,账房一算,扣除各种开销,净赚了一百多万两!

消息传到东宫,李承乾只是淡淡一笑,这还只是开始。

数日后,李承乾带着三宝,来到了位于长安城南的“大唐造纸厂”

厂区在长安东市近郊,占地颇广,规划得井井有条,工人们各司其职,一片繁忙景象。

“大哥,您来了!”

一个身着粗布衣衫,满脸倦容,眼下却闪烁着兴奋光芒的青年快步迎了上来。

此人正是申国公高俭的二儿子,高慎行。

高慎行本是长安城里一个不起眼的勋贵子弟,平日里最喜和长孙冲厮混。

三年前,眼见长孙冲被李承乾点拨后,一门心思扎进农学,偷偷用功,他也动了心思,想跟着太子混出点名堂。

一年前,李承乾开始筹建造纸厂,便将此事交给了他。

起初,李承乾也没抱太大期望,想着不行再换人。

谁知这高慎行竟和长孙冲一样,是个认死理的倔驴,一头扎了进去,整日在家熬纸浆,把国公府弄得整天都是烟雾缭绕的,成功激怒了高俭。

于是,高俭勒令高慎行立刻停止胡闹,但高慎行哪里肯啊,与劝他“务正业”

的父亲高俭闹翻,而且扬言就算是断绝父子关系,也要把这新玩意儿出来。

可以说,这“贞观宣纸”

能这么快问世,高慎行居功至伟。

李承乾自然也将此事告知了李世民。

李世民深知纸张的重要性,认为此乃利器,不宜过早张扬,于是偷摸给申国公高俭下了道旨意,给高慎行封了个不大不小的男爵。

这一下,可把高俭给震惊坏了。

他做梦也没想到,那名动长安的“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