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7裁撤(4 / 5)

加入书签

身上的铜钱拿出来。”

    “是,老爷。”

    那随从急忙摸出钱袋,找出两枚铜钱。

    京师出来,自然是京师宝源局铸造的铜钱,两相比较下,魏广德就注意到京城的铜钱颜色更正。

    嘉靖朝是中国铜钱的分水岭,嘉靖以前铜钱以青铜铸造为主,之后则是黄铜为主。

    也就是说,现在大明新铸的铜钱都是黄铜钱,户部是有规定加入多少铅、锌的。

    可是魏广德手里两种铜钱,差别虽然细微但还是能一眼就辨认出来。

    “这钱是泉州还是南京铸造的?”

    魏广德开口问道。

    “应该是南京吧,泉州府铸造的铜钱一边是在福建和江西那边流通,这银钱是兵备道送来的,想来应该是南京铸造后发运来的。”

    骆迁小心翼翼说道。

    “老爷,南北差异大,所以铸造的铜钱多少都有些不同。

    好像,南京这边铅锌加入是多了一点,但也就是两三分。”

    魏家跟来的一个幕僚这是凑到魏广德耳边,小声说道。

    好其他官老爷一样,魏广德也请了绍兴师爷,不过多是处理府里一些事儿,朝廷里大事儿,都是他和张居正商量,很多需要保密,所以不曾让这些师爷参与讨论。

    不过,不和他们商量,不代表就不需要。

    而且,他们对于朝廷里的潜规则也更加熟悉,很多时候还需要他们提示。

    “怎么会如此,户部不是早就定下标准,按照标准铸钱就好了。”

    魏广德依旧有些不解,宝源局按户部要求铸钱,怎么还要分南北钱币。

    “老爷,南北两京宝源局铸钱为时已久,北京宝源局因为铜料难寻,铸钱时断时续,技术也就不怎么好。

    而就宝源局因为南方铜料充足,特别是无法筹措时还会调云南铜料,所以铸钱一直没有停止过。

    相对来说,南京宝源局铸钱品质也更好。”

    那师爷小声在魏广德耳边答道,“至于南京这边铸钱比北京含铜量低,这个也是潜规则了。”

    魏广德听到这里有点明白了,南京这边仗着技术优势,所以克扣了一些铜料。

    好吧,大明貌似各官府都有自己生财的路子,宝源局肯定会在铸钱上下功夫,捞钱。

    “户部知道?”

    魏广德小声嘀咕一句。

    “肯定知道,也认可了,否则南京这边也不会大量铸造铜钱。”

    师爷小声回道。

    “知道你,你记一下,回去带我书写封书信,银宝和金宝决不允许出京城铸造,必须保持一致。

    南京这边,既然铸钱技术好,那以后就负责铸造铜钱吧。”

    魏广德这才知道南北流通的铜钱还有些许差异,不过只要不影响流通,他也就懒得管。

    不过,钱法对于稳定国家财政太重要了。

    铜钱面额小,老百姓不在乎,可金银通宝还是算了,就算北京技术差点也无所谓。

    要是交到南京铸造,也给你来点缺斤少两,大明钱币在海外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