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万国来朝(3 / 5)

加入书签

后送到太后那里养着,免得小皇帝不知道节制,一旦食髓知味上了瘾,伤了身子可就麻烦了。

    说到底,王喜姐如果有儿子,也就没后来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了。

    庶子还在抢夺嫡子的江山,开什么玩笑,翰林院那帮人都能骂死他。

    现在接到两宫太后的懿旨,魏广德还是按照规矩,先草拟了旨意送司礼监。

    不过一同交上去的,还有他那份奏疏。

    于是很快,冯保就收到消息。

    魏广德草拟的旨意,其实并没有太多需要注意的,所以冯保一早就吩咐,内阁旨意拟好就马上送六科备案,然后下发都礼部。

    接下来要忙的事儿还多,比如要钦天监选出吉时,礼部再按照时间确定仪注。

    只是,冯保没想到,随同旨意一起到司礼监的,还有魏广德单独的奏疏。

    随堂太监已经看过奏疏,知道里面写的什么,不敢定夺,只好找到冯保这里。

    “我先看看。”

    冯保回到司礼监,马上就找来人,拿到魏广德的奏疏,细细看了一遍,随即眉头就微皱。

    要说冯保和小皇帝的感情,那当然是极好的。

    冯保可以说是陪伴着朱翊钧,看着他长大成人的,即便幼年时发现他的腿疾可能会影响到他继皇帝位,冯保也没有选择放弃过他。

    这就是长期的陪伴,慢慢培养起来的感情。

    现在看到魏广德奏疏里提到的,皇帝和皇后都还年幼的问题,特别是魏广德奏疏里提到正德皇帝旧事,影响到承嗣这样的大事儿,冯保也心里没底。

    民间十四五岁婚配的其实不少,所以最初冯保也是没当回事的。

    但现在既然有人提出来,他也有些坐不住。

    这么大的事儿,他做不了主,更不敢做主。

    于是乎,拿着魏广德的奏疏,他就急急忙忙赶到了慈宁宫,先去见了李太后,连传旨礼部的奏疏都没来得及处理。

    慈宁宫里,李太后看完魏广德的奏疏也是一阵心惊。

    “冯保,宫里之前大婚,都是什么年纪?”

    李太后这才开始正视皇帝年龄的问题,马上就问道。

    “魏阁老奏疏里有记录,想来应该不差,皇帝一般都是十六岁左右,皇后多是在十五岁以后。”

    冯保以前也没注意过这个事儿,这事其实是陈太后提出来的。

    “就是说,此事还真操之过急了点。”

    事关自己儿子,李太后心里也是有些担心。

    “来人,摆驾慈庆宫。”

    当即,李太后吩咐一声,宫女就快步出去叫人准备銮驾。

    等她们到达慈庆宫以后,李太后行礼完毕,马上就把魏广德奏疏送到陈太后手里。

    “唉,哀家当时就想着宫里人丁不盛,想着早些让皇帝成婚生子,倒是没想到这一茬。”

    看完魏广德奏疏,陈太后也是犯愁。

    “不过,哀家进宫前还记得,面见十三、四岁成亲的,似乎并不鲜见。”

    陈太后还是说出她心里的疑惑。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