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陈六事疏》(3 / 4)

加入书签

nbsp;  明朝的兵部,并未只是掌管军队文书一类,更有专门谋画战略的官员,类似于后世参谋一类文职。

    他们擅长在地图上勾画计算,确定大军进退战略,物资储备与补充等,自然不是后世影视作品里大将军只是在地图上随便指指点点画画,就带领大军按此行动,然后就能取得一场场胜利。

    朱元璋为什么要制定卫所制,不仅是因为天下太平后管理方便,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认真思考过对蒙元作战中的经验,大兵团作战需要后勤辎重辅助,数千人的作战单位是最容易完成后勤补给,军队规模也适中。

    而不是按过去建立所谓“大营”,将军出战则临时勾选精壮,组成作战部队。

    平时军卒就按卫所分兵训练,相互之间也熟悉,战阵之上也能密切协作,发挥出战力。

    至于其后提到的“大阅”,其实在张居正的理想中,为的是让皇帝亲临校阅,裁汰老弱不堪者。

    亦如陈情中表达出来的意思,“伏乞敕下戎政大臣,申严军政,设法训练,每岁或间岁季冬农隙之时,恭请圣驾亲临校阅。

    一以试将官之能否,一以观军士之勇怯,有技精艺熟者,分别赏赍,老弱不堪者,即行汰易。”

    让隆庆皇帝每年都去看演武,如果皇帝喜欢武事,如正德皇帝般,或许看到张居正这份奏疏立马照搬全抄用上了,可是当今这位可不是正德。

    魏广德有些可惜的摇摇头,张居正厉害啊,虽然可行,但不切实际,他不了解隆庆皇帝啊。

    魏广德心里感叹一句,也有些理解他后来为什么那么严格要求朱翊钧了,估计是在小皇帝他老子这里没有捞到好,所以有些爱之深恨之切。

    一下午的时间,魏广德别的事儿都没做,就是反复在阅读张居正这道《陈六事疏》,越看越觉得贴切,有道理。

    而此时乾清宫里,隆庆皇帝也正在御览司礼监紧急送来的这道奏疏。

    今日司礼监是陈洪值日,看到从内阁送来这一份奏疏,一开始他以为出了大事儿,毕竟内阁和司礼监奏疏传递都是有规矩的。

    每日几次,每次是什么时辰,都有规制。

    可今日这道奏疏送来就没有讲规矩。

    对于重大奏疏,一般内阁阁臣会直接送到乾清宫交到皇帝手中,少有走司礼监这道程序的。

    陈洪好奇之下,自己就把张居正的奏疏给看了遍,然后他就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了。

    “嘿嘿,看来张叔大是取得了首辅和次辅大人支持呀,不然也不会这个时候送来。”

    陈洪咂咂嘴,既然内阁已经表达出支持张居正的动作,他也不能和内阁对着干不是,反正也想没事儿呆在皇帝身边,说不好能固宠。

    当即,陈洪就带着奏疏到了乾清宫里。

    隆庆皇帝正在御花园里遛狗,听说陈洪送一份奏疏来宫里,先也是被吓了一跳。

    算算时间,八月了,貌似北边和南边都可能发生大事,虽然奇怪怎么是陈洪送来,不过他还是快速回到宫中。

    看完奏疏后,隆庆皇帝有些沉默。

    张居正所奏六事都没错,按理来说,好像朝廷就应该这么做。

    不过隆庆皇帝也知道,张居正只是提出方向,对六事的细节并未拟好,所以才请求下敕书到各衙门。

    略作思考,隆庆皇帝也有了应对之法。

    提笔,在奏疏上写道:“览卿奏,皆深切时务,具见谋国忠恳,该部院看议以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