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南朝”出兵!青登与绪方的道别。【5000】(3 / 6)
拖家带口地逃往乡下。
这些士民的慌忙奔逃,在一定程度上给新选组带去不小的麻烦。
抬眼望去,逃难的人群堵塞街道,几乎没留下半点空隙。
早不逃,晚不逃,偏偏在战争已启,军队正忙着调动的这个节骨眼里成群结队地逃难……虽令人无奈,但究其缘故并不复杂。
居住在城町的百姓们要么是工匠、商贩,要么就是第三行业的从业者。
这些工作皆根植于城町,有了城町才会有这些工作。
换言之,一旦离开城町,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将断了收入。
江户时代的腐朽黑暗与低下的生产力,注定了百姓们的巨大的生活压力,大多是手停口停。
因此,不到最后一刻,他们是不可能离开赖以为生的城町的。
因为京都和大津是前线,所以就数这两地的士民们逃得最多。
愿意留在这两地的士民,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而没法离开的人。
对青登而言,能走的平民们都撤走,反倒是一件好事。
天知道此仗会打到何等规模。
在京都、大津爆发激烈巷战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
最大程度地“清空”这两座城町,就能放开手脚地大闹一场了!
为此,青登特地派遣部分人手以协助百姓们撤离。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过再三考量后,青登在“清空”京都、大津的同时,也决定“清空”橘邸。
……
……
秦津藩,大津,橘邸——
“桐生老板,拜托你了。”
青登郑重地这般说道。
桐生老板还以令人安心的笑容:
“尽管交给我吧。有我护送,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的。”
说罢,桐生老板特地拍响腰间的佩刀。
经过一年多的休养,桐生老板在与山田浅右卫门克己决斗时留下的伤势已基本恢复。
如今的他,风采依旧。
青登决定让橘邸的所有非战斗人员都撤至大坂。
家人们是青登唯一的软肋……即使是按“藏起软肋,好让青登全力战斗”的功利角度来计论,青登也有十二万分的理由让家人们都撤走。
当“南军”攻来时,京畿将会是毋庸置疑的主战场。
大坂位于京畿的边陲,不易受到战火的波及。
更重要的是,大坂有葫芦屋在——青登想不到比这更安全的地方。
当青登将“帮忙照看我的家人们”的请求传达给木下琳后,很快就收到了对方的“没问题”的痛快答复。
不仅如此,桐生老板还特地赶来大津以协助护送。
需要撤走的人,有青登的两个还很年幼的孩子(橘将臣、橘茉子)、橘邸的佣人们……当然还有最需要远离战场的那俩人:尚在昏睡的总司和德川家茂。
青登本想让天璋院与和宫也撤到大坂。
没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