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人类智慧的结晶:多奉承,多磕头,少说话,少做事【5700】(5 / 7)

加入书签

    “西野!够了!休得无理取闹!”

    “我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与你多纠缠了!”

    “总之,这个话题到此结束!”

    “限你于今日之内把那个畜生放了,明白吗?”

    说到这,薄井大概是担心西野仍想抗命吧,他在停了一停后,补充道:

    “西野君,别忘记你的身份!”

    “你是‘武士’,不是吗?”

    “忠于上命,乃是武士的天职!”

    “怎么?你这是想抗命吗?”

    薄井的话音甫落,西野的眼角便猛地连跳数下。

    难以言喻的沸腾情感,在西野体内形成漩涡。

    随着这团漩涡的逐渐扩大,西野将自然垂落的双手攥得紧紧的,仿佛欲把自己的掌心抠出血。

    然而……就在这团漩涡即将膨胀至极限时,一股无形的力量照进西野的心头。

    这股无形的力量,名为“武士的忠诚心”。

    在此股力量的影响下,沸腾的漩涡逐渐平息。

    西野缓缓放松了攥紧的双拳……

    “是……我知道了……”

    西野垂下头,对着自己的脚尖轻声说。

    眼见西野终于服软,薄井“呼”地长出一口气。

    他没有再说话,默默地与西野错肩相过。

    薄井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西野伫立在原地,久久不动。

    直到过去好一会儿后,他才缓缓转过身,面朝吴服桥以东,双手撑着被漆成大红色的桥栏。

    吴服桥以东……这个方向,恰好是江户城所在的方向。

    西野面无表情地望了望远方的江户城。

    俄而,他垂低脑袋,凝睇桥下的潺潺流水,表情依旧无悲无喜。

    骤然间,没有任何预兆,西野猛地拍打桥栏。

    声音之大,吓了周围的路人们一跳。

    在猛力拍打一次桥栏后,西野犹不解气,又连拍了十数下,直至拍到手掌发红才将将罢休。

    “古有辛稼轩拍遍栏杆,今有西野忠息东施效颦……”

    自嘲的呢喃如呓语般从西野的唇齿间泄出。

    忠息——西野的本名。

    辛稼轩,即辛弃疾。

    “辛稼轩拍栏杆”算是中华文化圈里最知名的典故之一。

    每一位自认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人,都极爱化用此典。

    以至于没读过书的粗人,在听到辛弃疾的大名后,都总能联想到“拍栏杆”仨字。

    辛弃疾二十三岁脱离金朝,南归宋朝,却一直不受重用,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将任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他已南归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