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惊喜(1 / 2)

加入书签

入冬后,海风带着寒气往院子里钻。

顾明月惦记着院里的花草,早就让陆凛把几棵月季,吊兰都搬到门厦下面。

这里既能挡风,又能晒着太阳。

她还特意找了几个旧花盆在里面埋上土,种上了些辣椒和香葱苗,这是做调味用的。

平时炒菜时过来揪几片叶子,带两个小辣椒,新鲜又方便,比供销社买的干调料香多了。

唯独夏清荷之前送的那盆兰花,顾明月不敢放在外面。

她把兰花搬在堂屋靠窗的地方,每天早上拉开窗帘让它晒会太阳,傍晚再挪到墙角避寒。

浇水时也格外详细,只敢用温水慢慢浇透。

没想到过了些日子,那兰花的叶丛里竟然隐隐冒出了几个小小的、嫩绿色的花苞,看起来格外有生气。

这天夏清荷来串门,一进门就看到了窗台上的兰花,眼睛瞬间亮了,“呦,这兰花要开花啦。”

她凑过去仔细看了看,惊喜的转头对顾明月说:“我养了大半年都没见开花苞,还差点养死了,没想到在你这儿才多久就有动静了,你可真是养花草的一把好手。”

顾明月笑着摆手,“我就是随便养养,可能是冬天这儿阳光正好,等开花了第一时间叫你来看。”

这哪是她的功劳,实际上是灵泉水的功劳,家里的花草树木都用灵泉水灌溉一遍,长得又好又茂盛。

夏清荷点点头,又叮嘱道:“开花前别浇太多水,也别晒太久,不然花苞容易掉。”

顾明月听完怕花放在窗台上,阳光照射的不均匀,担心它长歪,让陆凛看看能不能找个方法调整一下。

陆凛仔细端详了会窗户的高度,点点头,“这个简单,我下午找几块没用的木板,给你钉一个小架子。”

当天下午,他就从部队库房找了些没用的边角料,在门厦下面叮叮当当忙活起来。

没一会儿,一个小巧的木架子就成了形,高度正合适,放在窗边兰花摆上去就能晒到上午的太阳,又能避开午后的强光。

顾明月小心翼翼的把兰花挪到新架子上,又找来一张空纸,上面写了浇花的日期上,简易版的养花日记。

年前的最后几天,家属院的大喇叭传来通知,邀请组织家属们去食堂一起包饺子,热热闹闹迎新年。

顾明月一早就拿着围裙,拉着陆碗往食堂。

路上遇到不少熟面孔,大家说说笑笑,脚步都透着轻快。

食堂也早已热闹起来,几张长桌拼在一起,桌上摆着白面还有玉米面。

既然是过年,自然得给战士们和家属们吃点好的,平时的杂粮面也就算了。

各个家属也从自家带了些东西过来,顾明月刚找地方站定,夏清荷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个搪瓷盆。

“我特意拌了点茴香馅的,你怀着孕尝尝这个开胃。”

大家各自分工,擀皮的擀皮,包馅的包馅,训练完的战士们也加入了这场包饺子大战。

今天算是大家一起休息,提前过新年。

顾明月坐在桌边,拿起一张面皮,舀了勺馅料放在中间,手指捏着边缘轻轻一挤,一个花边饺子就成了形。

摆在盖帘上像个小元宝,陆婉婉在一旁学的认真,可包出来的饺子不是露馅,就是歪歪扭扭。

陆婉婉无奈叹了口气,“怎么包的还是这么奇怪,都学了好久包出来的依旧是不成样子。”

顾明月放下手中的面皮,手把手教她,“捏的时候,从中间往两边推,力道均匀,这样子才不会破。”

陆婉跟着学,慢慢也包出了像样的饺子,虽然还是比不上顾明月的精致,却也有模有样。

食堂大锅里水已经烧开,冒着白气,大师傅们负责把包好的饺子往锅里下。

不一会,第一锅饺子就煮好了,盛在陶瓷碗里,浇上点醋和辣椒油。

大家围着桌子,你一个我一个,吃的热乎。

小孩子们在桌子间跑着闹着,手里拿着饺子吃的开心。

陆凛正吃着饺子,食堂门口有人探头进来喊:“陆同志在这儿吗?有电话。”

顾明月手中的筷子顿了顿,和陆凛对视一眼,从双方的眼里看到疑惑。

顾明月:“这个时候谁会打电话?”

“我去看看,你们先吃。”

陆凛起身跟着小战士来到了话务室,电话那头是陆勤明的声音,带着点长途通话的电流杂音,语气比平时急了些。

“小凛,你们在家属院吧,跟你说个事儿,你妈还有你爷爷奶奶已经坐上去海岛的轮船,估计下午就能到码头。”

陆凛愣了一下,怀疑自己听错了,“爷爷奶奶来了,他们不是在京市吗?不是说好在家过年吗?”

“拦不住啊。”

陆勤明在那头叹了口气,“你妈说要给你们惊喜,非要先斩后奏,我寻思着还是提前告诉你,你们下午抽空去码头上接一下,船上风大,他们年纪大了,带了不少行李,别让他们在码头瞎等。”

“知道了爸,你放心。”

陆凛赶紧应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