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家学会恩仇录(3 / 4)

加入书签

了一段长达三年的拉锯以后,吉尔伯特终于决定光荣让贤,他选定了一个他认为合适的人选——国王胞弟苏塞克斯公爵,并声称自己将全力支持亲王殿下当选。

    不得不说,吉尔伯特这次推举的人选很巧妙。身为上议院成员的苏塞克斯公爵不仅可以在政治上为皇家学会争取资源,而且还给皇家学会带来了真正的王家光环。最重要的是,在诸多王室成员当中,身为自由主义者、倡导废奴和废除《血腥法典》的苏塞克斯公爵在民间声望极佳。

    因此,哪怕是原先极其反对政客插手皇家学会的科学家们也出现了内部分裂。

    有人坚持认为提名苏塞克斯公爵担任会长的行为是怠慢的,与牛顿留下的席位所不匹配的。

    还有声音高呼:“世界上并不存在一条通往知识的‘皇家捷径’,为什么那些本该由学识授予的最高荣誉要存在捷径?”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会员对公爵抱有期待。

    医生兼古物学家托马斯·佩蒂格鲁就公开表态说:“公爵是一位爱国者,也是科学事业的长期支持者和赞助人,因此极其适合坐上这个位子,出任英国第一个科学机构的掌舵人。”

    而会长选举的投票过程也足以见得皇家学会内部的撕裂。

    根据计票结果,苏塞克斯公爵获得119票支持,排名第二的约翰·赫歇尔则以111票憾负。

    在上台以后,苏塞克斯公爵也深知手头的活儿不太好干,为了赢得科学家团体的信任,他先后通过了重要改革。

    他先是在1830年宣布成立各学科的专业委员会,改变学会的组织模式,倡导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向着更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随后,又出台了若干规章,完善了科研评价与奖项授予制度。并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负责起草和完善有关皇家学会荣誉的授予制度。

    为了避嫌,苏塞克斯公爵还特别要求,奖项不得授予委员会成员。并且奖项获得者必须是健在的,其研究成果应当以出版物或演讲等可以量化的直观方式呈递给学术委员会。

    而对于在竞选会长过程中输给自己的对手约翰·赫歇尔,苏塞克斯公爵也不吝赞美之词,他多次评价对方道:“赫歇尔先生堪称自然哲学家的完美典范,就像是从里走出来的人物。”

    苏塞克斯公爵的这一系列举措在最初的几年中的确稳定住了皇家学会科学们的情绪,但是随着议会改革的通过,时刻要求进步的科学家们的目光自然又落到了那个皇家学会的顽疾上。

    长期以来,皇家学会的会员准人条款一直沿袭了1730年的规定,即候选人只需提交一份证明材料,并附上3名推荐人姓名,便可申请入会。此外,一年中会员的申请和当选数量也没有任何限制。

    这一点,让大伙儿一直很看不过眼。

    在亚瑟启程前往欧洲大陆以前,他到访皇家学会赞助科学讲座却不愿顺势成为学会成员就存在了这方面的考量。虽然他勉强可以称作一位自然哲学的研究者,但是他身上的政治背景确实太敏感了。

    此时加入皇家学会不仅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反倒会让身为会长的苏塞克斯公爵难做,弄不好还会让一部分原先与他关系不错的皇家学会成员反目成仇。

    而苏塞克斯公爵此次来到哥廷根大学,除了替汉诺威王国的自由制宪改革站台,重返母校故地重游以外,还肩负着与柏林科学院院长亚历山大·冯·洪堡商讨科学合作的重任。

    一直致力于全球科学合作的洪堡不久前曾经致信公爵,请求英国政府和皇家学会能够批准在澳大利亚、好望角、加勒比诸岛等英属海外领地上建立固定的磁力检测站。

    而公爵这次到访哥廷根,将会与洪堡就这项科学合作的具体事宜深入商谈。如果这次合作能够谈成,即便没办法压下科学家们要求改革会员准入制度的呼声,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