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番外(26)“您喜欢我吗?”“喜欢。”(2 / 2)

加入书签

她敏感纤细的性子又不知会如何多想。

骆峋有些无奈。

想了想,与那双在烛光下黑白分明的眼睛对视,他忍着耳根漫起的烫意面无表情地“嗯”了一声。

顿了顿,又翕了翕薄唇。

“喜欢。”

.

目送小丫头欢乐的背影消失在小门外,骆峋竟是有种如释重负之感。

转过头,不经意与海顺四目相对。

屋中忽地一阵诡异的安静。

海总管在太子爷淡漠的注视下低下头,一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的模样。

骆峋褪了袍子,一言不发地踢掉寝鞋上榻。

海顺替太子爷盖好槛儿她大姨特意准备的簇新棉花被,再放下帐子退下。

主仆二人全程没有交流。

待小房间的门关上。

半晌,骆峋抬起手臂遮住眼睛。

过了会儿。

书铺正门方向隐隐有响动传来。

海顺敲了敲小门进来,轻声禀道:“殿下,是槛儿的舅舅、舅母在外面。”

骆峋放下手臂,声音带着明显的冷。

“不必管。”

海顺应是。

跟着问:“他二人卖槛儿一事……”

骆峋:“待他们上京。”

案子要审,自是需等买卖双方到齐。

书铺外。

宋勤仁两口子趴在门上直往里瞧,然而铺子里没点灯,他们啥也没瞅见。

马上腊月的天,夫妻俩冻得周身打摆子,可惜没赶上时候他们偷溜不回去。

没办法,两口子最后灰溜溜地去宋勤仁的狐朋狗友那儿去借宿了。

而这厢。

姜存简没有把对骆少爷的怀疑告诉爹娘,只说了骆少爷点拨他去京城投考,和他回京时要把槛儿带走的事。

两件事都让二老和宋芳禾夫妻俩吃惊不小,不过他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

槛儿签了身契,那就有律法约束。

尤其槛儿是自愿卖身的,他们若硬要求人家骆少爷放人,那才是不厚道。

但是这么一来,宋芳禾觉得他们也有了另一个必须去京城的理由。

对于让儿子去京城参考这件事,姜劭卿这个当爹的没怎么考虑就同意了。

他对儿子寄予厚望,儿子自身也有才,有利于儿子念书的事他全力支持。

也不是他贸然,而是在姜劭卿看来有些事做起来就需要破釜沉舟的意志。

凡事不试怎么知道能不能行呢?

这是大事,宋老头、沈老太没意见。

宋芳禾这个当娘的也赞成。

问题就在于这个地方是姜家祖籍,他们一家子的营生都在这儿。

走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

也不能一上来就什么后路也不留就全家都往京城搬,得有个具体章程,且姜存简去京城投考也要有手续。

于是,接下来姜劭卿、宋芳禾两口子便为儿子去京城做起了各种准备。

期间槛儿也跟着张罗,骆峋没怎么插手,只在姜存简办学引时提点了他一下。

最后一番打探商议。

姜劭卿夫妻俩和二老决定,翻了年姜劭卿先带着妻儿去京城,看路上和去了京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等他们安顿下来了,再视情况决定要不要接二老过去,反正做两手准备。

也免得二老跟他们白跑一趟。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十天时间也转瞬即逝,南巡船队如期在腊月初五这天抵达淮安。

两天休整结束,船队启程往扬州行进,而槛儿和太子一行人也要再度登船。

姜存简知晓他们隐瞒了身份的,为此特意替槛儿找借口阻止了二老和姜劭卿夫妻要送他们上船的打算。

当然,他自己也没去送。

大抵是决定了要去京城。

而去了京城槛儿便可能赎身归家,有盼头,分开时大家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假扮太子同窗的官员来姜家接人,槛儿笑着同阿爷阿奶、大姨、姨父以及表哥表姐们开始了短暂分别。

哭得最厉害的反倒是宋樱。

不为别的,只为她根本啥都没机会做,她看上的如意郎君就要走了!

呜呜呜。

她又得重新找了,就照着骆少爷找!

且不提宋樱如何为损失一个如意郎君而伤心,南巡队伍在六天后抵达扬州。

此地为盐商聚集地,太子在扬州驻跸,接见了不少盐官盐商,视察了盐政。

到腊月底,船队刚好抵达镇江,槛儿和太子在镇江过了一个热闹的年。

再度启程时船队从常州到无锡、再到苏州,一路走走停停,到南京时已是二月中旬。

太子入住南京宫城,期间举行了盛大仪式,谒明孝陵,接见南方各阶官员。

三月中旬。

南巡队伍启程回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