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09章 梦想的重量:凡人选择与长生者的困惑(1 / 3)
秋风渐起,金陵城笼罩在一片温柔的斜阳中。顾晚舟应约来到一家由老式民居改造的茶馆。这里古朴雅致,处处透着凡人生活的烟火气。她今天要见的旧友,是大学时期的文学社社长——林语安。
林语安,这个名字在顾晚舟的“未来”记忆中,本应是青年文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季辰的“凡人信息追踪模式”却描绘了截然不同的现状:
***姓名:**林语安
***年龄:** 26岁
***职业:**私立中学语文老师/兼职文学爱好者
***主要成就:**大学时期曾发表多篇获奖散文,被誉为“未来文坛的希望”。毕业后,因家庭变故及现实压力,放弃全职写作,选择更为稳定的教师职业,但内心深处仍保留着对文学的执着与遗憾。
“安安,好久不见!”茶馆的竹帘被轻轻拨开,一个清瘦的身影走了进来。林语安穿着一件素雅的棉麻衬衫,戴着一副细框眼镜,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温润如玉的气质。她的笑容依然纯净,眼底却多了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沧桑。
顾晚舟站起身,微笑着回应:“语安,你还是老样子。”
两人落座,茶香氤氲。林语安的言语中,充满了对文学的热爱,她谈起最近读到的诗集,谈起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她的眼神在提及文学时,总是闪烁着光芒。
“我听说你现在在社区做文化传承项目,真是太棒了!”林语安眼中带着羡慕,“你总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全身心地投入。不像我……”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苦涩:“当初毕业的时候,我信誓旦旦要成为一名作家,要用文字去改变世界。可现实……却不得不让我低头。”
林语安向顾晚舟讲述了她的故事:家中突发变故,父母身体不好,弟弟尚在读书。她作为长女,毅然放弃了文学梦想,选择了一份能够稳定支撑家庭的教师工作。
“安安,你知道吗?”林语安低声说道,眼中泛着泪光,“有时夜深人静,我看着那些未完成的手稿,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会觉得特别不甘心。那些曾经的梦想,就像一颗颗种子,埋在心里,却再也无法生根发芽。”
顾晚舟静静地听着,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复杂情感。她能感受到林语安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也能体会到她为家庭做出的牺牲。
季辰则在一旁,他的PAD上,“凡人梦想放弃指数”和“内心挣扎指数”都达到了峰值。他看到了数据背后的**“凡人无奈”**。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凡人世界的“选择”,往往不是自由的,而是被“责任”和“爱”所捆绑。
——
**【梦想与现实的交锋:长生者的无力与凡人的伟大】**
当林语安问起顾晚舟的未来计划时,顾晚舟提到她希望通过“第二人生”项目,帮助更多凡人实现精神上的富足,甚至重新找回被现实磨灭的梦想。
林语安眼神中闪过一丝憧憬,但随即又黯淡下来:“安安,你的理想很高远。可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能平安度过每一天,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就已经是一种奢望了。梦想……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脆弱。”
她的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击在顾晚舟的心头。作为“长生者”,顾晚舟可以无尽地追求她的梦想,她拥有无限的时间去探索,去创造。她从未体会过“梦想被现实所困”的痛苦。
在这一刻,顾晚舟感受到了她与凡人之间那道无形的鸿沟。她可以提供技术,可以提供资源,甚至可以提供“第二人生”这样的精神慰藉,但她无法替代凡人去承受那些“选择”的重量。
她看到了林语安眼中那份被生活磨砺出的坚韧和伟大。那是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