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24章 敕造宅子队伍到3(1 / 2)

加入书签

秦小米姜小珠秦二婶秦小麦:“……”

您二老是说,二郎以前是笨蛋?

虽然姜二郎不是笨蛋吧,但他把自己活得比较钝。

奈何亲哥不乐意他一副呆钝模样,是从县郊乡武堂开学起,就把他扔去乡武堂,各种学习历练。

康瑢的事情出来后,又让他跟着筇老、秦二叔等人去府。

折腾几个月,总算把这小子折腾出点聪明灵活样儿。

“秦爷爷秦奶奶、秦二婶、小米姐,小珠小麦,我回来了!”

姜二郎喊人后,拿出一个皮制袋子,把袋子交给秦爷爷:“秦爷爷,里头是筇老荀老、我大哥、秦二叔、小谷、梁二哥、齐天使、薛东家的信。

还有布政使司衙门、府衙、县令大人给的文书。”

“诶哟,衙门的文书,这可是贵重东西,咋都装一个袋子里?”

秦爷爷郑重接过袋子,立马开袋子,检查里头的文书。

姜二郎被历练得办事周全,那袋子里还有一份清单。

秦爷爷秦奶奶拿着单子,一封信一份文书的对着,确定都在袋子里后,总算放心。

又关好门窗,点亮灯柱……没错,如今秦家也用上灯柱了。

一根灯柱上,有十个灯台,能点十盏灯,放在前铺一角,就能把整个前铺照得亮堂堂。

秦爷爷秦奶奶借着灯光,细细看信。

“瑢先生的事情闹到太周府了,就是咱们逃荒时路过的太周府。

太周府的人纷纷开私仓,支持瑢先生……好好好,咱们有粮草了,将士们不用饿着肚子打仗了。”

秦爷爷打过仗,深知饿肚子打仗的苦。

“老婆子,侯爷,郭侯爷家复爵了,郭小世子……不对不对,现在已经是西北侯,侯爷领兵三万,去了太周府,如今是太周府的守城主将!”

“好好好。”

秦爷爷一连说了好几个好,激动得很反常。

“当真?信给我瞧瞧。”

秦奶奶也激动地接过信,细细看起来:“复爵了,真复爵了。”

“好好好,有郭侯爷守着太周府……”

要是东北州沦陷,往太周府逃命的乡亲们就有活路了。

郭小世子一定会开城门,放乡亲们进去,不会拒之门外。

秦奶奶抹了一把泪,又看到一句:“郭侯爷还整合了一支多达三万人的队伍,已经奔赴东北州待战。”

“我瞅瞅。”

秦爷爷又接过信,细看一番后,又是一阵夸:“好好好,不愧是西北侯郭家,一有余力就会救魏民。”

秦小米:“……爷爷奶奶,西北侯郭家很厉害吗?您二老怎么对他如此推崇?你们认识?”

秦爷爷秦奶奶否认:“不认识,咱们啥身份,咋可能认识侯爷?是西北侯郭家乃是咱们大魏的开国公侯之家,我们年轻那会儿,郭家盛名就已经传到咱们中原州……”

“从郭家麾下归乡的将士,每人都能多得到一份额外的退伍银子,有老兵家里困难了,寒冬时还收到过郭家送来的冬袄。”

“瞧瞧,郭家就是这般仁善,如果郭侯爷掌管了太周府,咱们大魏的四条大驰道就能通畅无阻,物资也会优先送往待战的东北州。”

秦小米听二老狠夸郭家一番后,诚心问:“那抗敌兵马呢?啥时候输送过来?还有郭侯爷真带了三万西北军去太周府?西北有抗戎重任,能调出三万兵马?”

她不信,肯定有水分。

确实有水分……真正上过战场的西北军,最多一万,余下的都是辅兵或者民夫。

可为了提振人心,必须得把三万杂牌都说成是精锐。

而即使真正的精兵只有一万,郭老将军还是抽调出六千精兵,赶来东北待战。

“军国大事,哪能有假?定是有三万精兵,你小姑娘家家不懂就不可乱说,免得坏了士气!”

秦爷爷坐得板正,严肃说教秦小米,又道:“咱们陛下是马上得天下,定会给咱们东北州调派来一支不少于六万的抗敌大军。”

“六万,不够吧?”

秦小米道:“没有二十万,这一战都够呛。”

东漠都花费百年时间来潜伏了,一旦开战,绝对是五十万以上的大军压境。

六万?

给五十万大军当泥踩?

“秦小米,不许再说这种坏士气的话!”

秦爷爷秦奶奶都生气了,瞪她。

“我错了我错了,您二老继续看信。”

秦小米丝滑认错,但她、秦二叔、姜大郎、关书吏已经在私下里做了战败撤退准备。

关书吏虽然愿意为大魏去死,但他得把关老夫人和秦小姑安顿好。

所以找他来商议这事儿时,他难过一会儿,也就跟他们一块准备退路了……大不了到时候他不走,把这条命,还给魏皇室。

还什么还?

秦小米不会让秦小姑守寡,真到了要逃命时,她就毒晕关书吏、爷爷奶奶等不想走的亲人,把他们扔车上,拉走。

“山薯芋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