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金字招牌(1 / 2)

加入书签

几秒钟后,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

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瞬间爆出来,久久不息。

“这这真的是我们背的那《水调歌头》?”

学习委员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地推了推眼镜。

“我的天,苏轼的词被谱成曲了?逍遥哥也太敢了吧!”

“而且好好听啊!

这旋律太美了,完全把词的意境表达出来了!”

“太美了!

我真的起鸡皮疙瘩了!”

“青璇唱得真好,把苏轼的词完全唱活了!”

“逍遥哥是怎么想到给古诗词谱曲的?这个创意太绝了!”

肖妍转过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李青璇:“璇璇!

你唱得也太好听了吧!”

李青璇小声说:“是老师谱的曲好,而且他还教了很多技巧,我就是按照他教的唱。”

说完这话,李青璇偏头看向窗外的天空,眼神飘忽,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仿佛想起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事。

此刻。

王小凤也忍不住鼓掌,眼中满是感慨:“这《但愿人长久》让我们看到了古典文学与现代音乐结合的可能性。

逍遥哥不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汉字,还让我们重新感受了古诗词的魅力。”

她顿了顿,看向全班同学:“你们知道吗?将古诗词谱成曲并成功传播,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既要保持古典韵味,又要符合现代审美。

逍遥哥做到了,而我们的李青璇同学也完美地演绎了出来。”

说着,她不自觉地将目光放在了李青璇身上。

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此刻,窗边的阳光恰到好处地洒落,为李青璇的侧影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

李青璇穿着和其他同学一样的蓝白校服,却显得格外合身挺拔,领口的拉链规整地拉到恰到好处的位置,露出里面干净整洁的白色衬衫领子。

因为五官出众,因为白皙了不少,此刻的李青璇看上去是那么精致。

她整个人安静地坐在那里,就像一幅精心描绘的油画,美好得让人不忍打扰。

仿佛是校园里一抹可望而不可即的白月光,纯净、典雅,又带着些许疏离感。

这还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个李青璇吗?

记得高一刚开始的时候,李青璇还是那么瘦小

就在这时,一个男生突然惊呼:“等等!

这么说来,苏轼岂不是成了逍遥哥的词作者?这可是跨千年的合作啊!”

这句话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但笑过后又觉得确实如此。

跨越千年,两位才子的精神通过音乐相遇了!

王小凤回过神,微笑着点头:“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逍遥哥通过音乐,让古典文学在现代焕了新的生命力。

这也是在回应小智郎那些人对华国文化的轻视——我们的文化底蕴,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

她操作电脑,点开了最后一歌:“接下来这《华国话》,也是逍遥哥对文化自信的一种表达。”

《华国话》

词:逍遥哥

曲:逍遥哥

编曲:逍遥哥

演唱:文鱼天团(文歆,李青璇,周玉珂)

当这些消息出现在屏幕上时,有人忍不住惊呼道:“我靠!

文鱼天团?!”

他的惊呼,很快引起了其他人的议论:

“这名字牛逼!”

“青璇也在里面!”

“这名字一看就迪奥炸天!”

可很快,他们不再讨论这些。

因为轻快活泼的前奏已经响起,顿时让人耳目一新。

这歌节奏明快,将中文的绕口令、四声变化巧妙地融入其中,既有趣又展现了汉语的独特魅力。

“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伦敦玛莉莲买了件旗袍送妈妈”

“莫斯科的夫司基爱上牛肉面疙瘩”

全班同学忍不住跟着节奏轻轻点头,有几个同学甚至不自觉地跟着学唱绕口令部分,结果舌头打结,引来周围善意的笑声。

当唱到“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音和文法”

时,歌词突然一转:

“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平平仄仄平平仄”

“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华国话”

这段歌词让同学们都会心一笑。

这不正是在说近年来全球兴起的“中文热”

吗?

副歌部分更是朗朗上口:

“全世界都在讲华国话”

“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歌曲中间又穿插了一段快念白的绕口令:

“坡上立着一只鹅坡下就是一条河”

“宽宽的河肥肥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

“不知是那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这样的歌曲表达,直接让整歌显得格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