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桃树湾特色餐馆(1 / 2)
李国胜选择在本地创业,罗高华便让他直接在村里开始干,先从小小的包工头做起。
李国林去了省城,罗高华便跟省城的苏成海打了个电话,让他照顾一下李国林,免得他去了之后,像个无头苍蝇一样。
除了苏成海,罗高华还找了几个熟人,帮忙照顾李国林。
苏成海非常给力,而且,他也有心从事建筑行业,等李国林去了省城,他当即决定跟李国林合作。
得知罗高华占了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李国林手中只有百分之四十九,苏成海瞬间就明白了罗高华的意图,当即跟李国林商量,他只占百分之十!
不过,他也说的很明白,在公司刚刚起步的阶段,他会多做一点,等公司走上正轨之后,他也会当甩手掌柜,一切事情都由李国林处理。
李国林欣然同意。
于是,三个人中,李国林的公司最先成立。
名字就叫‘国林建筑有限公司’!
有苏成海帮忙,又有罗高华的其他熟人帮忙,这个公司的流程很快就走完了,然后,就正式开始接项目了。
他们公司的第一个项目,居然是来自军区的建设任务。
李国林很兴奋,第一时间电报,告知了罗高华。
罗高华看了电报,瞬间就明白这是军区司令在帮他,不过,他没有跟李国林说,而是告诫他,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
李国林自然是拍胸脯保证,并给村里了封电报,要求村里派一百个青壮年去他的公司。
李全福和村里人都非常高兴,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李国林就在省城站稳了脚跟,并接到了项目,而且,一下子就需要一百人!
!
李全福当即把村干部和渔猎一队、二队的负责人,还有何恒业叫到了村委,商量该怎么派这一百人。
李国强,孙厚云和何恒业都非常一致地同意按比例来出人。
比如一队出百分之五十,二队出百分之四十,四姓村民出百分之十……
李全福和村干部们都很惊讶,没想到他们居然早就想好了,再也没有像以前一样争得面红耳赤。
看来,还是罗高华治村有道啊!
很快,渔猎一队就选了五十人,渔猎二队选了四十人,四姓村民选了十人,一共一百人,在李国强、孙厚云和何恒业的带领下,一路前往省城。
另一边,李国胜也开始到处承包工程。
他每次承包的工程虽然小,但数量多。
一个工程需要四五人到十几人不等,所有项目加起来,也差不多需要近百人。
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够稳定。
工程完成之后,工人也就下岗了。
除非有新的工程,不然,这些工人就只能在家里闲着。
所以,即便李国胜随时都有工程要做,随时都会在村里请工人,但村民们对他的评价不高,觉得他只是打游击,而李国林就不一样了。
承包的项目虽然少,但一干就需要好几年。
在这段时间里,只要那一百个村民自己不出问题,基本上就不用担心下岗的问题,每个月都能按时拿到工资和奖金。
当然,最差的还是李巧花的团队。
她们到了羊城,足足一个月都没有什么起色。
罗高华听了李巧花的汇报之后,立即意识到自己有些想当然了。
这个时候的羊城虽然遍地都有工地在开工,但竞争也是非常激烈了,而且,能够承包到工程的公司,不是地头蛇,就是有深厚背景的外地龙,而像李巧花团队这种无背景无关系无资本的小公司,想要在这里抢一杯羹,太难了。
除非依附某个大公司……可他们谁都不认识,就是想依附也依附不了啊!
罗高华思考了几天,然后,跟家人说了一声,便独自一人前往羊城,跟李巧花团队汇合。
到了羊城,罗高华带着李巧花等人在羊城大街小巷转了好几天。
羊城确实很繁华,各行各业也都在蓬勃展,但是想要快进入其中,众人都感觉有点难。
罗高华也觉得有点为难李巧花等人了。
“这样吧,我们改变策略,先不开建筑公司了,而是开餐饮公司,你们觉得呢?”
罗高华问道。
李巧花道:“村长,餐饮公司,我们也没有经验啊!”
罗高华道:“这个比建筑公司要好一点,至少不需要太多的关系和背景,只需要有特色的菜品就行,而我们桃树湾村是有自己特色的。”
李巧花等人听到这话,都是眼睛一亮。
桃树湾村确实有几道非常有名的美食,比如撅粑粑、霉豆腐、坛子肉等。
但很快,李巧花又皱眉道:“村长,我们村确实有一些美食,但都是不能当主菜的美食,拿来开餐馆,会不会太寒酸了?”
罗高华道:“没事,我可以找国营饭店的侯叔来帮你们,另外,我也懂一些美食菜谱,可以给你们用。”
“这样,你们先去寻找适合开餐馆的地方,我回去把侯叔接来。”
几天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