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4 章 清除倭国内部势力(1 / 2)

加入书签

    休整半月后,朱棣告别陈林、蓝玉,郑和等人,独自率船队离开大阪湾,向太平洋深处进发。

    根据郑和留下的航线图,指挥船队避开台风多发区,每日沿着太阳的轨迹调整航向。

    船队携带的淡水由雨水收集与蒸馏装置补充,粮食则靠捕鱼与船上储存的干粮维持。

    航行二十日后,海面突然出现大量海鸟,众人大喜,终于看到陆地了。

    果然,次日清晨,远方出现一道绿色的海岸线,那便是郑和建立的“明兴港”殖民点。

    殖民点的守军见船队驶来,纷纷挥舞旗帜。郑和留下的旧部首领王平登上“镇燕号”,向朱棣行礼。

    “殿下,此处便是瀛洲西海岸,港内可停泊百艘战船,周边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与玉米.....”

    朱棣登上陆地,脚下是松软的黑土,远处是连绵的森林。

    他拔出腰间长剑,在地上划出一道横线:“从今日起,此处便是燕藩的根基之地,定名为‘燕兴城’!”

    士兵们欢呼雀跃,纷纷卸下船上的物资,开始搭建营寨。

    工匠们砍伐树木,建造房屋;

    农夫们开垦土地,播下稻种;

    水师则在港口修建防御工事,防止当地土著部落的袭击。

    徐王妃带着女眷们养蚕缫丝,朱高炽负责清点物资,朱高煦则率士兵勘探周边地形,一幅新的家园图景,在瀛洲的土地上缓缓展开。

    蓝玉驻守的倭国,与朱棣建立的燕兴城,隔着浩瀚的太平洋遥遥相望。

    但倭国的战事还没结束,明军只是占领了几个战略要地,倭国列岛其他地区,也就是大名割据势力。

    这些就需要陈林和蓝玉两个狠人去清理了。

    倭国列岛的海风仍带着寒意。

    陈林和蓝玉驻跸京都城,案上摊着倭国舆图,图上用红笔圈出二十余处大名割据的势力范围。

    北至北海道南部的蛎崎氏,南至九州岛的岛津氏,这些大名各拥兵马数千至数万,或盘踞山城,或掌控海港,虽表面向明军称臣,实则仍在暗中劫掠沿海村落,甚至截击大明往来扶桑与燕兴城的商船。

    “陈林,你看这九州岛的萨摩港。”

    蓝玉指着舆图西南角,指尖重重一点:“岛津义弘在此囤粮十万石,战船百艘,上月竟劫走了琉球运往大明的三船丝绸!”

    陈林刚从琉球调运物资归来,水师旗舰“镇洋号”的甲板上还堆着新鲜的琉球特产。

    他俯身细看舆图,眉头微蹙:“永昌侯,倭国列岛多山多港,若逐一征讨,恐耗时费力。

    不如先拿岛津氏开刀,杀鸡儆猴,再招抚其余大名。”

    “行,反正迟早都要打,就依你之计。

    你率水师封锁萨摩港,我带铁骑从陆路包抄,让岛津义弘插翅难飞!”

    三日后,陈林率五十艘战船从大阪湾出发,沿濑户内海南下。

    萨摩港外,岛津义弘早已布下防线,三十艘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形成“连环船阵”,船头架着铁炮,妄图凭此阻挡明军水师。

    “将军,岛津的连环船虽坚固,却最怕火攻。”副将王勇指着敌阵。

    “我们可派十艘火船在前,借南风之势冲击敌阵,再派快船抄其后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