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御驾亲征(1 / 3)

加入书签

    三公由司空崔烈代为表态主战了,宗正卿刘虞和大司农曹嵩这两个强相关的九卿亦紧随其后主战,刘辩的目光缓缓扫过尚书台与三署官员的面庞,他需要所有核心部门都明确表态。

    尚书令刘陶身为汉室宗亲,自然是慨然主战,并表示朝廷有充分的法理和大义制裁所有妄图破坏和平的罪人,更有绝对的实力和意志压倒一切妄图分裂大汉的敌人。

    三署之首的五官中郎将伏完并非有主见的人,身为外戚,更深知此刻唯有紧跟圣意,便也躬身附议。

    至于侍中寺诸臣?

    本就是天子近侍,随上意而动,几乎可视为天子意志的直接延伸。

    朝廷重臣尽皆主战,殿内气氛为之一肃,接下来该是拟定具体方略之时。

    而谈及用兵方略前,皇甫嵩起身离席,甲叶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俯身行礼后便急切道:“国家,臣请……”

    但不待皇甫嵩言罢,刘辩就抬手打断了他的未竟之言,沉声道:“此番朕要御驾亲征!”

    皇甫嵩闻言,身体明显一顿,脸上尽是错愕之色,几乎是下意识地再度抱拳行礼,道:“国家,些许跳梁小丑,何须国家亲冒矢石?臣愿为国家前驱,献俘于阙下!”

    他是真的急了!

    每日含饴弄孙,再隔三差五视察中军操演军队的清闲日子虽好,却早已让他这沙场老将感到厌倦。

    先前议征南中,南中瘴气丛生,天子怜他年高,不忍他受瘴疠之苦,故而不让他领兵,他领受了天子的美意。

    剿黑山贼,天子又以“杀鸡焉用牛刀”为由,遣董卓前往冀州。

    如今朝中能总领大军者,除他之外,便只有卢植。

    料想天子不会让卢植再轻易统兵,一位有实无名的丞相权力已然厚重,再得了兵权,非人臣之福。

    卢植亦是聪明人,为避嫌也绝不会来争这主帅之位。

    眼看机会就在眼前,怎料天子竟要亲自挂帅?

    不等皇甫嵩再次争辩,三公九卿纷纷色变,殿内反对声已然沸腾。

    太尉袁滂眼眸眼眸微眯,轻抚着长须,沉声劝谏道:“国家,战场上刀剑无眼,流矢难防。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况陛下乃万乘之尊,岂可以身犯险?”

    “癣疥之疾何需天子亲征!”

    “国家三思,圣驾慎勿亲出!”

    劝谏之声此起彼伏,群情汹涌,但刘辩依旧稳坐御座,面色平静地听着,并未急着回应群臣的劝谏。

    即便是二凤、重八和朱老四这些马上天子,在坐稳天下后若要御驾亲征,也必会遭到臣子们的一致反对。

    坐天下时的皇帝和打天下时的皇帝是不能等同而论的,打天下时逢战必胜的皇帝会令天下一统的速度急剧加快。

    但坐天下时的皇帝,任何一点闪失都可能动摇国本,哪怕只是行军途中害了场病,都有可能使得军队士气涣散,甚至导致帝国的分崩离析。

    因此无论是否真心反对他这个天子御驾亲征,哪怕群臣并不认为刘宠有能耐打到天子面前,更不认为天子莽撞到会以身犯险上前线,但作为臣子,反对天子御驾亲征就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怎么,你这么盼着天子御驾亲征,莫不是和逆贼勾结,想要里应外合谋害天子?

    最轻,也难免落个不够忠君的话柄。

    待群臣声浪稍歇,刘辩才抬起手,轻轻向下一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