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萧世荣的过去(2 / 3)
书记!
林书记,感谢你来看望我,不过…”
萧世荣想坐正一点,用手挪了挪那个竹编小枕头,
“不过,你们有什么事情,找我没什么用,我自己都没什么用了!”
这位曾经也算是叱诧风云的本地商界传奇人物,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倒爷,九十年代往俄罗斯倾销国内廉价轻工业商品,换取各种野生珍贵兽皮制品,成为巨富。
如今却落得这样一副惨像,半身不遂。
林玉俏和宾艳阳,显然是看出了萧世荣的行动不便,各问了问:
“您这是怎么了?”
“是什么原因…?”
萧世荣只笑了笑,并不想说及自己为什么落成这样。
萧世荣,作为萧家的长子,最早是进入了体制内,当了几年兵回来后,在省城的轻工业厅当科员。
随后,他就辞职下海。
但当时也没走远,而是回到了本市。
当时,比他小一岁多的表弟楼永忠,找他合伙,倒卖起了钢材。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钢材的计划价与市场议价,差异很大,相差了一两倍。
商品的价格,说起来,比较诡异。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中期,产品商品,存在两种价格,一种是官方计划价格,当时称为牌价;
另一种是特权背后的民间实际交易价格,称为黑市价。
而到了七十年代末以及整个八十年代,在这两种价格的基础之上,又生出来一种价格,人们称它为议价。
议价远高于官方牌价,却比黑市价要略低,是经过买卖双方谈出来的一个价格。
当时来说,钢材,铜材,计划价老百姓几乎是买不到,特别是普通人。
楼永忠结识了当时在钢铁厂负责销售的高建英,他们这都是红色家庭的后代,自然是一拍即合。
楼永忠找萧世荣合伙,当然主要是向船厂供应钢材,萧世荣他爹,是船厂厂长。
粮油机械厂也需要进钢材,但远远没有船厂需要的多。
两人联手,向这两个国营大厂供应钢铁以及其它各种金属材料,价格略低于市场价,但比计划价高出一倍多。
这个倒爷经济效益,比那两个大厂的总效益,那就还要高出很多倍。
然后,他们又设法垄断了这两个大厂的煤炭供应,这也是一笔巨大的收益。
随着这两个国营大厂被越蛀越空,生产的产能不断萎缩,楼永忠又看到了另一个市场:
农村普遍架线通电,买不到电线。
楼永忠与萧世荣,开始倒卖电线。
这时期,高建英虽然已经离开了钢铁厂,但楼永忠已经结识了高建英曾经手底下的那些人。
到八十年代末期,农村几乎处处通电了,没有了这个业务,楼永忠就提出来,去俄罗斯当倒爷。
萧世荣联系到了自己曾经的战友,又找到省轻工业厅曾经的同事…已经上位当了中层重要领导的王某。
开始筹集各类轻工业产品,销往俄罗斯。
随着苏联的解体,那边的消费能力与消费观念积极上升,轻工业产品在那边很好热销,有的电子产品,比如说,半导体收音机,录音机,黑白电视机,那价格可能是国内的两三倍,甚至更高。
然后,他们从俄罗斯带回来,在国内很珍贵的皮毛,药材。
一件貂皮大衣,就可以从中轻松获利,相当于国内科员一年的工资。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身?
随着时间推移,干国际倒爷这一行越来越让当地人所熟知,俄罗斯的许多人,越来越痛恨这一些华人倒爷。
在中俄边境线上,在通往俄罗斯的列车上,那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劫货抢钱奸淫打杀…,每天生,从不间断。
所以,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萧世荣自己基本上不亲自去走货了。
而是由楼永忠常驻在俄罗斯那边,萧世荣则在国内这边,中间派手底下的人去来回走货。
但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萧世荣新结识了一位女友,是一位省城某官员家的千金,说没有去过俄罗斯,一定要去红色圣地游玩。
这是在跨世纪的那一年,萧世荣当时已经是隐形的亿万富豪,拥有两三个亿的财富。
虽然怕死,但豪情意气仍在,毕竟还只四十来岁!
带着新结识的千金女友,去莫斯科跨世纪,显然想起来也有一些浪漫。
于是,在入秋的季节,携美貌嫩女友一起,买了列车的头等舱软卧车票,女友说,这样子沿途好看风景…由夏入秋、由深秋入初冬…一路有各种景色的变换。
并没有规定,头等舱匪人们就不来打劫。
而且,这一次上来好几股路匪,个个拿刀持棒,专挑他们熟知的…认为有钱人才坐的这几节车厢干。
也就是这一趟浪漫的冒险,萧世荣被俄匪徒打断腰椎骨,两条腿的膝弯内,韧带因承压开裂而严重受损,左腿还打成骨折,同时断了两根肋骨。
携带的各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