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显摆一回的李向前(贺(1 / 3)

加入书签

    出国打猎?

    刘山民提出来的这个建议,李龙真的心动了。

    一来最近虽然几个地方都跑,但李龙明显能感觉到,这边的猎物少多了。无论是黄羊还是野猪,都已经不像头两年那么随处可见。

    想打,挺难。...

    八号清晨,天刚蒙蒙亮,戴盛就站在院子门口等着。运输公司的车还没到,但他已经把院子扫了一遍,水泥地面上还留着湿漉漉的水痕。昨夜下过一场小雨,空气里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凉意渗进衣领,他搓了搓手,哈出一口白气。

    不多时,远处传来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一辆老旧的伏尔加打头,后面跟着六台各色汽车,最后是一辆平板拖车拉着那台“报废军车”。带队的是运输公司那位姓王的老师傅,下车后第一句话就是:“戴主任,车都修好了,该换的零件换了,漏油的动力不足的问题也都解决了。不过有两台车的变速箱有点松,开起来得慢点,别猛踩油门。”

    戴盛连连点头,赶紧让人搬出早就准备好的茶水和点心,“辛苦师傅们了!这大清早赶过来,真是麻烦你们。”

    王师傅摆摆手,“不麻烦,孟海同志交代的事,咱都上心。一台车七十块,八台车……嗯,加上那台拖上去的军车,总共是六千三百块钱。我们公司账目清楚,这是清单。”说着递过来一张手写的票据。

    戴盛接过一看,数目没错,当即从屋里取出准备好的现金,一一付清。王师傅收了钱也不多留,带着人喝完茶便告辞离去。

    车子停满院子,像一排沉默的铁兽。阳光渐渐洒下来,照在斑驳的车身和泛黄的挡风玻璃上。戴盛绕着走了一圈,伸手摸了摸那辆军绿色212的引擎盖??冰凉、厚重,却透着一股子结实劲儿。他忽然觉得,这些东西不只是交通工具,更像是某种希望的象征。

    正看着,李龙骑着自行车从乡政府方向赶来,身后还跟着顾博远。顾博远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工装外套,背着个帆布包,走路略有些跛,但眼神沉稳。

    “车都到了?”顾博远问。

    “刚送来。”戴盛笑着迎上去,“王师傅说问题不大,都是小毛病,修得差不多了。”

    顾博远点点头,没急着看车,反而先往闸门工地走去。李龙和戴盛赶紧跟上。到了现场,只见昨天挖开的地基坑还在那儿,混凝土模板已经搭好一半,几个民工正蹲在边上抽烟。

    “这底子打得不够深。”顾博远蹲下身,用手扒拉了几下土层,“这边土质偏沙,承载力差,要是只做六十公分的基础,时间一长容易下沉,闸门变形不说,万一汛期来水,压力集中,搞不好会裂。”

    李龙听得额头冒汗,“那……得多深?”

    “至少一米二。”顾博远站起身,拍了拍手,“而且得加钢筋笼,混凝土标号也不能低于C25。你们现在用的是几号水泥?”

    “325的。”戴盛答。

    “换成425,再掺点防冻剂。”顾博远说,“马上入冬了,夜里温度要降到零下,普通混凝土凝固慢,强度上不去。”

    三人听得连连点头。戴盛忍不住感叹:“早知道该早点请你来啊!”

    顾博远笑了笑,“我不是不愿意来,是怕你们嫌我?嗦。修桥修闸这种事,差一寸都不行。人命关天,马虎不得。”

    正说着,孟海开着拖拉机从清水河子方向回来,车上坐着赵成峰。两人跳下车,孟海第一句就问:“顾叔看了没有?有什么意见?”

    顾博远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孟海听完皱眉:“钢筋笼……咱们这儿哪有现成的?”

    “可以自己焊。”顾博远说,“你不是有焊工吗?按图纸配筋就行,我待会儿画个简图。”

    “材料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