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干什麽的都想来凑个热闹(2 / 5)
人过的好。
这就导致这边的年轻人找对象都比其他队年轻人要容易一些。
毕竟自行车的保有数在全乡算第一,拖拉机的数量也是。
一步强步步强,这个道理大家还是懂的。哪怕再怎麽看不上李龙,在在这个时候,大家还是挺感谢李龙了,毕竟是他给队里人带来了这些能赚钱的话。
许建军看着院子里堆得高高的扎好的苇把子,乾脆不干了,他打算等李龙说完后,就把这些装车拉到李家去。到时直接就把钱拿回来了。
许建军对李龙不太友好,但他知道李龙在结帐给钱方面从来不会出什麽问题。只要东西合格,那给钱给的痛快的很。
「……今年的标准变了,每个苇把子要求二十根苇子,三根铁丝,两米五的长度……」
二十根苇子?
许建军的笑容直接就僵在了脸上!
他看着自己那边扎的得有六七百个的十根苇子的苇把子,然后扭头看向媳妇。
他觉得是自己听错了,想要从媳妇那里求证一下。
然而,媳妇嘴里也是难以置信:
「怎麽变成了二十根苇子了?这上面搞啥麽?咋就这麽折腾人啊?家里这麽多扎好的苇把子怎麽办?」
这报怨声可不是一个两个人在说,许多人都在说,毕竟他们想着抢先一步把苇把子扎出来,多赚点钱。
但错在把宝押错了,这玩意儿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农民自古如此,古代地租自己决定不了,米价麦价自己决定不了;现在农资价格自己决定不了,最后粮食的定价权自己也决定不了。
李龙也没办法,这玩意儿标准制定者在上面,不是他。
他记得很清楚,上一世在他离世前有一年,国际棉花价格非常好,当时到九月中旬前,各轧花厂都不敢开价收棉。
南疆有个轧花厂等不及了,报出了九块七的收购价,棉农开心坏了。这虽然不是历史最高价,但却也是罕见的高价了。
虽然这个价格比国际棉价要低,但总归比国家给的补贴价要高一些,农民能比往年多赚些钱。
然而,这个轧花厂第二天就把开价的牌子给撤了,然后就传出来这个轧花厂停业整顿,银行停止贷款的消息。
接下来便有了更多的轧花厂开价,八块五。
虽然这个价格也赚钱,但一下子就比心理预期低不少。
然后不少直播的人号召棉农把棉农放地头别卖,等高价,说双节后一定会提价。
然而一直到下大雪价格也没提起来。
好多人亏大了。
至于为什麽那个开始报价的轧花厂会被停业整顿,银行还不给贷款收棉,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反正就那麽回事,农民想赚钱,太难。
李龙并不知道队里人有许多已经开始报怨,甚至开骂了,他继续对着大喇叭说道:
「新的苇把子,一个三毛钱!一个三毛钱!要求质量高,标准严,做好了就去我的院子,现场验收过关就付钱!
好了,我再通知一遍……」
李龙这最后两遍通知完,那些原本闹的人,大多数反倒不闹了。
他们虽然有猜测这价格是会提一些,但没想到还真提了啊,而且算起来提的不少!
这一下子就把许多人的怨气打消了。
毕竟大部份人并不是和许建军一样直接把大部分抽好的苇子都扎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