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我只是想保住小海子,怎么又关心水利了?(3 / 5)
“娘,你乱想啥哩?小龙是那种人吗?人家姜干事也是干大事的,是有正事哩……”
“我那不是怕有人传到晓霞那里去嘛……”杜春芳说着,“没事是没事,那要传过去,没事也都有事了……”
“嗨!娘啊,你别想那么多了。小龙在外面事情多,和其他男的女的打交道可不少,那要人人都乱想,麻烦就大了。”梁月梅有点哭笑不得,婆婆的思维和一般人还真不一样。
到了小海子,李龙带着姜至瑜到了闸门所在位置,详细讲了要建闸门的缘由。
“兴修水利方面,大家都想着清渠、打井,你这做得好啊,把大自然留下来的设施和人工疏导结合起来,既能留下洪水为农业所用,又保证了水道的通畅,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将来的大好事啊!”
行吧,宣传上这些人说话果然是一套一套的,李龙惭愧的说道:
“我可没想那么多,我就是觉得,既然我承包了这个小海子,现在就得为它负责。
再说了,真要来洪水把坝冲掉了,我们四队通往外面的那个苇沟桥肯定也会被冲掉,到时学生上学、村民外出都是问题。
对于我而言,修一个闸门并不算多大的负担,但有利的方面挺多,那就修吧。不过我是外行,所以就想请着专业的人来指点一下。”
“那山里的桥呢?”姜至瑜问道:“你什么时候进山,能不能到时带我一起过去?”
李龙想想觉得倒是可以,只不过这么一来,到时马晓燕可能有意见了。
不过也没啥,先来后到嘛,既然姜至瑜已经提了,那就先紧着她吧,便点了头。
见李龙答应了,姜至瑜开心起来,她急忙举起相机拍了几张,然后又让李龙站在坝前,她来给李龙摆着姿势又拍了几张,这才算结束。
话题又回到了种棉花上面,这方面姜至瑜不了解,回去的车上让李龙给她详细说一说,李龙便从种棉花播种开始,一直讲到了收获。
有些机械的使用现在就有,比如点播机,中耕机,目前李龙已经搞出来的打药机等等;有些机械目前还没有,这方面李龙就当畅想一下了,比如采棉机,打杆机等等。
甚至于滴灌等二十多年后普遍使用的技术,李龙现在也在畅想一下,让姜至瑜不停的记着,这些对于她来说都不亚于是“脑洞”、“科幻”甚至于天方夜谭的东西。
有些她听过或者在报纸上看过,有些都没听过,但姜至瑜此刻却觉得,说不定李龙所说的这些,未来真有可能一一实现呢。
回到李家,姜至瑜看着记下来的满满三页纸,很满意。她这回是有些渴了,吃了李龙切的西瓜,然后洗了手,开心的回去了。
李龙自己也赶紧回到了县里,中午在家里吃了饭后,下午上班时间,便去了县水利局。
杨波的个头不高,不到一米七,长得有点墩实,看到李龙后,笑着说道:
“我老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还真没想到他给我安排了这么个活。”
“实在不好意思,我这边找不到专业人员,也不认识你们,所以只好到乌城请人帮忙了。”李龙是真的不好意思。
其实哪怕再来一次,他也会这样做。至少目前这阶段,人情社会的招术还是很管用的,如果没有罗教授和杨波的老师董教授的介绍,李龙直接过来水利局找人,这边肯定是官方那一套。
“哈哈,既然已经说到了我老师那里,那咱们就是自己人了。罗教授可是好好把你一顿夸啊。”杨波三十岁左右,他上八一农学院的时候已经挺大了,所以现在工作时间并不算长,算和李龙同龄:“以后咱们得多联络。”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