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4章 谈判桌上桌下的博弈(2 / 4)
跨区域机动、以及电子对抗单元对特定频段的屏蔽与干扰。
演习区域,恰好毗邻那支曾被特区狠狠教训过、如今由极端派将领控制的骠军主力团的防区。
演习没有越境一厘米,但那种隔着国境线都能感受到的、扑面而来的技术代差和凛冽杀意,让对面军营里的骠军士兵寝食难安。
恐慌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逃兵事件。
这次“秀肌肉”
的效果立竿见影。
内比都方面对特区谈判代表团的态度,在原有的傲慢中,不由自主地掺杂进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和谨慎。
内比都,军方招待所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长长的谈判桌两侧,分别坐着骠国军政府代表和第五特区代表。
军政府席代表是闵上将的心腹,国防部副部长吴梭温,一个面容刻板、眼神阴鸷的中年将领。
他身边坐着财政、内政、交通等部门的官员,个个面色严肃。
特区这边,张楚居中,周伟和李刚分坐两侧。
王迁带着几名精干的队员,如同雕塑般立在会议室角落,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全场。
开场白充斥着外交辞令的虚伪与客套。
吴梭温大谈“国家主权”
、“中央权威”
和“法律框架”
,强调任何自治都必须在“骠国宪法和法律”
允许的范围内。
张楚则不卑不亢地回应,阐述第五特区作为骠国一部分,为边境稳定、经济展做出的贡献,并重申寻求“公平、对等、互利”
合作关系的意愿。
前几天的谈判,几乎都围绕着这些原则性问题打转,进展缓慢,如同陷入泥潭。
真正的交锋生在涉及具体权力的环节。
当周伟拿出关于特区税收自主、资源开收益分成、以及独立招商引资权限的方案时,吴梭温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这不可能!”
吴梭温断然拒绝,“税收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资源属于全体国民!
允许特区保留部分税收用于自身建设已是最大让步,完全自主?还想独占资源收益?这是分裂国家的行为!”
“吴副部长,”
周伟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却寸步不让,“特区的展需要持续投入,如果没有稳定的财税来源和资源收益,如何维持民生、建设基础设施、乃至承担繁重的边境防卫任务?难道内比都愿意全额拨付这些费用吗?至于国家主权,特区从未否认,我们寻求的是在承认中央权威基础上的高度自治,这与分裂有本质区别。”
“防卫任务?”
吴梭温冷笑,“拥有如此强大的武装力量,难道不是为了威胁中央吗?”
一直沉默的李刚,此时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骤然一静:“吴副部长,特区的武装力量,主要用于自卫和维持边境稳定。
它存在的意义,是确保类似杨龙将军遇刺这样的事情不再生,确保特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我想,这也是在座各位,以及闵登盛总司令所希望看到的‘稳定’的一部分,不是吗?”
他直接点出了杨龙事件,如同一把匕,抵在了军政府的咽喉上。
吴梭温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张了张嘴,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语反驳。
杨龙事件是军政府理亏的致命伤,也是特区此次行动的道德高地和大义名分。
谈判陷入僵局。
随后几天,双方在驻军权、司法管辖、出入境管理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上展开了拉锯战。
争吵、拍桌子、拂袖而去的情景时有生。
李刚则像一个冷静的棋手,时而抛出一些无关痛痒的让步以缓和气氛,时而又在关键问题上寸土不让,甚至偶尔会“不经意”
地提及某些军政府官员不愿被外人知晓的“小秘密”
,让对方代表惊出一身冷汗,气焰为之所夺。
就在谈判焦灼之际,李刚收到了键盘从特区传来的紧急情报。
“刚哥,监测到异常。
克钦独立军(kia)的一支精锐部队,大约三百人,正在秘密向腊戍方向移动。
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我们在腊戍附近的一个重要玉石矿场和物流中转站。”
王迁眼神一厉:“kia?他们想趁火打劫?”
李刚看着地图,手指敲击着腊戍的位置,眼中寒光闪烁:“不完全是。
时间太巧了。
我们主力陈兵内比都方向,后方相对空虚,kia选择这个时候动手,背后恐怕有人怂恿,甚至提供了情报支持。”
“内比都?”
张楚皱眉。
“未必是闵上将直接指使,但他乐见其成。”
李刚分析道,“如果我们后院起火,不得不分兵回援,在内比都的谈判桌上就会底气不足,甚至被迫做出让步。
这是一招借刀杀人,或者至少是隔岸观火。”
< ↑返回顶部↑